-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生理学(第一课时)资料
3.苹果酸生成学说(malate production theory): PEP+HCO-3——OAA+磷酸 OAA+NADH——苹果酸+NAD (四)影响气孔运动的因素 (1)光照 为其主要因素,它促进糖、苹果酸的形成和K+、Cl-的积累。 (2)温度 影响气孔开度 (3)二氧化碳浓度 低浓度促进气孔开放,高浓度促进气孔关闭 (4)叶片含水量 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条件 气孔蒸腾水蒸气扩散过程 (一)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1.光照:最主要条件 2.大气的相对湿度 3.温度 4.外界空气流动速率 5.昼夜变化 蒸腾速率=扩散力/扩散途径阻力=(气孔下腔蒸腾压-叶外蒸腾压)/(气孔阻力+扩散层阻力 (二)内部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1.气孔频度 2.气孔大小 3.气孔开度 4.气孔下腔大小 5.气孔的特殊构造 6.叶片内部面积 (三)蒸腾作用的表示法 1.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 植株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用克/平方分米.小时表示。 2.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 植株每消耗1千克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用克表示。 3.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 又叫需水量,植株制造1克干物质所需水分的克数。用克表示。 蒸腾系数是蒸腾比率的倒数。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概 述 第一节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一、植物的含水量规律 1.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 2.同种植物生长环境不同,含水量也不同; 3.同株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含水量也不相同; 4.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长期含水量不一样。 二、植物体内的水分存在状态 1.水分存在状态: 束缚水(bound water) 自由水(free water) 2.形成不同水分存在状态的原因:(图1) 3.两种水分存在状态与植物代谢的关系: 4.原生质的两种存在状态 溶胶(sol):当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高时,细胞原生质呈溶胶状态,植物代谢旺盛,生长较快,但抗逆性弱 凝胶(gel):当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低时,细胞原生质成凝胶状态,代谢活性减弱,生长缓慢,抗逆性强 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水分是构成原生质的主要成分 2.水分是代谢作用中的反应底物 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水分能保持植株的固有姿态 5.水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 (1)高比热利于体温稳定 (2)高气化热避免高温伤害 (3)具极性原生质交体稳定 (4)表面张力大利于吸附和运输 (5)透光性好利于光合。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渗透 作用 植物的吸水方式 (一)自由能和水势 自由能 化学势 水势 (二)渗透作用渗透作用(osmosis): 渗透系统: (三)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1.概念: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把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或水势较高的溶液中,液泡变大,整个原生质体慢慢恢复原来状态的过程。 2.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1)外界环境水势低于细胞水势; (2)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3)细胞壁与细胞质的收缩能力不同。 3.质壁分离说明以下问题: (1)原生质层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2)判断细胞的死活; (3)能测定细胞的渗透势。 (四)植物细胞的水势 1.典型植物细胞的水势:水势=衬质势+压力势+渗透势 2.形成液泡前植物细胞的水势:水势=衬质势 3.形成液泡后植物细胞的水势=压力势+渗透势 4.细胞吸水饱和时水势为0。 5.衬质势: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实质是增加吸水力),为负值。 6.压力势: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它阻止吸水),一般为正值,但质壁分离时为0,剧烈蒸腾时为负。 7.膨压:细胞吸水膨胀而对细胞壁产生的压力。 8.渗透势:又叫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部分(水的自由能降低),一般为负值。 (五)细胞间的水分移动 水势差异决定水流方向和速度 X Y 水势梯度:当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如果一端细胞的水势高,另一端的水势低,顺次下降就形成一个水势梯度。水分从水势高的地方流向水势低的地方。植物器官水分流动就遵循这一规律。 渗透势= -1.4Mpa 压力势= + 0.8Mpa 水势= - 0.6Mpa 渗透势= - 1.2Mpa 压力势= + 0.4Mpa 水势= - 0.8Mpa 二、扩散三、集流 水孔蛋白的水通道 膜内在蛋白,存在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质膜、液胞膜 第三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1.植物的吸水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