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拟电子技术第4章分析
? 分压式自偏压电路 vDS =VDD – iD(Rd +R) (Rg3中无电流) 求得VGS、ID、 VDS。 Cb1 C + – R g d s T 3DJ2 Rg2 +VDD Cb2 0.01?F 0.01?F +18V 2k? 47k? 10?F 图4-14 + – Rg3 10M? Rg1 2M? Rd 30k? 32. 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1. 场效应管的小信号模型 条件:? 信号是微变量 ? 管子工作在线性区 ?无栅流。所以输入g、s间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电阻 用rgs表示 输出 iD = f (vDS , vGS ) (依输出特性得来) 33. 用相量表示 g s d rgs rd + – – + — 34. 图4-15 vGS vDS d s g + – + – iD (a) g s d rgs rd + – – + (b) — 35. 要求不高的场合可用简化模型 ? rgs可不画; ? rd Rd ,忽略rd的影响。 g s d + – – + 图4-16 — 36. 第四章 场效应管放大器 学习内容:? 场效应管(简称FET)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 ? FET放大器 学习方法:和BJT及基本放大器对照学 §4.1 结型场效应管(JFET) 一、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结构、符号 ( Gate , Drain, Source ) g s d (b) 图4-1 P+ s g d N N P+ (a) 源极 漏极 栅极 2 图4-2 箭头表示PN结方向(P?N) N+ s g d P P N+ (a) 源极 漏极 栅极 g s d (b) 3. 2. 工作原理(以N沟道管为例) ? 令vDS=0,看耗尽层的变化即沟道的宽窄 在g和s(PN结)间加一反偏vGG,即vGS为负值。 | vGS|?,耗尽层均匀增加,沟道均匀变窄,见图4-3。 vGS P+ s g d N N P+ 图4-3 4. | vGS|?? , vGS= VP。沟道被夹断。见图4-4。 VP:夹断电压 图4-4 耗尽层 vGS P+ s g d N P+ vDS g 耗尽层 iD?0 即使加vDS, iD亦为0。 5. ? 令vGS=0,看iD和vDS的关系 P+ s g d N P+ g 耗尽层 iD= 0 图4-5 (a) a. vDS=0, iD=0 见(a)图 6. b. vDS?,沟道电场强 度?(以这为主) ? iD? 但从源极到漏极,产生一个沿沟道的电位梯度,使加在PN结上的反偏由靠近源极的o到vDS。因此靠漏极 耗尽层宽,靠源极耗尽层窄,沟道成楔形。见(b)图。 P+ s g d N P+ g 耗尽层 iD迅速增大 VDS 图4-5 (b) 7. c. vDS?? ,两边耗尽层在A点相遇,称为预夹断, 此时g点和A点间电压为VP。即 vGS – vDS = VP 见(c)图。 (此后G与沟道中哪点电位差为VP。即某点PN结所加反偏为|VP|,哪点被夹断) P+ s g d N P+ g 耗尽层 iD趋于饱和 VDS 耗尽层 A 图4-5 (c) 8. d. vDS??? , iD不变 夹断长度? (vDS不能控制iD) P+ s g d N P+ g 耗尽层 iD饱和 VDS 耗尽层 A 图4-5 (d) 9. ? 要使iD减少,须加负的vGS。 vGS 越负, iD越小。体现了vGS对iD的控制作用。 (vGS 产生的电场变化控制iD ,称为场效应管) P+ s g d N P+ g 耗尽层 iD饱和 VDS 耗尽层 A vGS 10. 3. JFET的特性曲线及参数 ? 输出特性 I区:可变电阻区。vGS越负,漏源间等效交流电阻越大。 II区:饱和区(恒流区,线性放大区) III区:击穿区。vDS太大,加到G、D间PN结反偏太大,致使PN结雪崩击穿,管子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毁。 图4-6 0 4 81012 16 20 0.2 0.4 0.6 0.8 预夹断 A B C II III I vDS(V) iD(mA) –0.4 –0.8 vDS=10(V) 11. ? 转移特性 a. 讨论输入特性无意义 b. 转移特性是在输出特性上描点而得。 图4-7 A B C VP vDS=10(V) (a) 0 4 81012 16 20 0.2 0.4 0.6 0.8 预夹断 A B C II III I vDS(V) iD(mA) –0.4 –0.8 vDS=10(V) (b) vGS=0 iD(mA) –0.8 –0.4 –1.2 0 0.2 0.4 0.6 0.8 vGS(V) I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