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地图学12资料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1)删除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3)特殊的表示手法-共线或缩小符号 (2)夸大具有特征意义的弯曲 4、管线运输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二)水上交通 (三)空中航线 四、地貌的制图综合 (一)地形图上的等高距 等高距与地面倾斜角间的关系表示为: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二)地貌等高线的形状化简 1、形状化简的的基本原则 ①以正向形态为主的地貌,扩大正向形态,减少负向形态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②以负向形态为主的地貌,扩大负向形态,减少正向形态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2、等高线的协调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3、等高线的移位 (1)为保持地貌图形达到必须的最小尺寸时可进行等 高线移位; (2)为了保持地貌形态特征移动等高线; (3)为了协调等高线同其它要素的关系,特别是同国界线的关系所采用的移位。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三)谷地的选取 数量选取:选取谷地的数量 质量选取:谷地在地貌中的作用 1、谷地选取的数量指标 (1)按谷间距选取谷地 谷间距:相邻两条谷底线之间的距离,以mm为单位 规定:谷间距为2~5毫米 (2)按比例选取谷地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2、选取谷地的质量指标 谷地在地貌中作用大的应优先选取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四)山顶的选取和合并 1、选取 (1)标志山体最高的山顶必须选取,当它的面积很小时,要夸大到必要的程度; (2)优先选取山体结构方向上的山顶 (3)反映山顶的分布密度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2、合并 (1)独立山顶不能合并; (2)沿山脊分布的间隔小于0.5毫米的山顶可合并; (3)连续分布的方向一致的条形山顶、沙垄、风 蚀残丘等可合并。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1、地貌符号的选取 (五)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的选取 (1)点状符号 (2)线状符号 (3)面状符号 2、高程注记的选取 区域的最高点和最底点 各种重要地物点的高程 迅速阅读等高线图形所必须的高程等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六)等高线图形化简的实施方法 1、分析地形特征 2、勾绘地性线 (七)山名注记 山名 山岭 山脉 山峰 沿山脊线曲屈字列注出 水平字列 *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五、植被要素的制图综合 (一)轮廓形状的化简 (1)地类界 (2)当地类界与岸线、道路、境界县、通讯线符号重合时,可不表示地类界符号。 (3)有些植被类型不表示地类界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二)植被特征的概括 1、用概括的分类代替详细的分类 2、将面积小的植被类型并入邻近面积较大的 植被类型之中 3、混杂生长的植被通过选择其说明符号和注 记进行概括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六、境界及其他要素的制图综合 (一)境界的制图综合 1、地图上表示境界的一般方法 (1)境界线按实地位置描绘,其转折处用点或实线段绘出,境界交会处也应当是点或实线。 (2)陆地上不与其他地物重合的境界线应连续绘出,其符号轴线为境界的正确位置。 (3)不同等级的境界重合时只绘高级境界的符号。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4)境界沿河流延伸时,表示境界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以河流中心线分界,当河流内能容纳境界符号时,境界符号应连续不间断绘出; ②河内绘不下境界符号时,应沿河流两侧分段交替绘出,但色带应按河流中心线连续绘出。沿河流一侧分界时,境界符号沿一侧不间断绘出; ③共有河流时,不论河流图形的宽窄,境界符号都不绘在河中,而交替绘在河流的两侧,河中的岛屿用注记标明其归属。 (5)境界两侧的地物符号及其注记都不要跨越境界线, 保持在各自的一方。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2、国界的表示 (1)国界线应以我国政府公布或承认的正式边界条约、协议、议定书及其附图为准; (2)编绘国界时应保持位置高度精确,不得对标准国界图进行图形概括; (3)保持国界界标的精确性,并注出其编号。 * 第五节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3、国内行政境界的表示 出图廓的境界符号应在内外图廓间标注界端注记,标明其行政区域名称; 飞地指插入到邻区而同本区隔断的区域,其境界线同其隶属的行政单位的境界符号一致,并在其范围内加注表面注记。 4、其它区域界线的表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