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地理海洋概述资料
第一章 海洋概述第一节 地球上的海与洋 海陆分布的特点: 陆地大部分集中在北半球 (北半球海洋面积占60.7%陆地约占39.3% , 南半球海洋占80.9%陆地约占19.1% ;) 但是北极为水,南极为陆。 一、洋: 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水深2000~3000米以深的水域。 特征: 1、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 2、它的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 3、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 4、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 5、大洋沉积多为深海特有的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黏土。 二、海 紧靠陆地,水深较浅,一般在2000~3000米以浅的水域。 (一)特征: 1、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 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 2、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 3、沉积物多为砂、泥砂。 (二)分类 按照海与大洋分离的情况和其他一些地理标志分: 1、内海:四周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数个海峡与洋或邻海相通。 2、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与大洋或邻海以半岛或一连串岛屿相隔。 3、外海:位于大陆边缘,且与洋有广阔联系的海。 4、岛间海:被一系列岛屿所环绕的海。 三、海湾 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陆地,且其深度和宽度逐渐减小的水域。 特征:其水文气象状况与邻近的海自由沟通。 四、海峡: 两端都与海洋相通的狭窄的天然水道。 特征:流急,底质多为岩石或砂砾。 * 地球上只有统一的世界大洋,而无统一的世界大陆;海洋包围了所有的陆地,而不是陆地分割海洋。 地球总面积约5.1亿km2,其中大部分是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互相沟通,海洋的总面积为3.61亿km2, 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地球上的水约有97%存在于海洋中,在地质历史中,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占陆地表面75%的沉积岩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沉积形成的, 北半球45-70°N之间,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南半球只有80°S以南为大陆,其余绝大部分为海洋; 海陆分布的特点: 北半球以北冰洋为中心,陆地环形展布, 南半球以南极洲为中心,海洋环形展布。 陆半球:陆地:47.3% 海洋:52.7% 水半球:陆地:9.5% 海洋:90.5% 以经度0o、北纬47o的一点和经度180o、南纬47o的一点为两极,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一个是集中了大部分陆地的陆半球,另一个是集中了大部分海洋的水半球。 海陆随纬度的分布 一、 海与洋的区分 海和洋构成了海洋。一般来说,近陆为海、远陆为洋,水体相通,均为海水。但两者有着根本性区别: 根据形态特征和水文特征的不同: 主要部分:洋 海洋 海 附属部分 海峡 海湾 海洋 海 洋 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叫洋,边缘附属部分称海。 大洋的面积大;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 海的面积小得多,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1%; 大洋深度大,平均水深一般都在3000米以上, 海的水深平均较浅,平均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几十米深; 大洋有独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统, 海则受大洋流系和潮汐的支配; 大洋离陆地较远,受陆地影响小,水温、盐度等要素比较稳定,海水的透明度大; 海与陆地接边,受大陆影响大,海洋要素随季节变化大,海水透明度较差。 海底地壳为陆壳性质; 洋底地壳为洋壳性质; 形成时间早:中生代已出现 洋底为大洋型地壳 水深,一般3000米 面积广阔,不受陆地影响 形成时间晚:第三纪、第四纪 海底大多数为大陆型地壳 水浅,一般3000米,多为数百米 范围局限,受陆地轮廓直接影响 洋 海 (二)全球海洋的地理分布 1.四大海洋系统 四大海 洋系统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通常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叫洋,边缘附属部分称海。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大学分子笔记考试重点资料.doc
-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实验报告资料.docx
-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新能源工程-skc部分+一些必考题目+题型资料.docx
-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禽蛋裂纹检测分析.pptx
-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生物生产机器人-卷子1资料.docx
-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生物生产机器人-k机器人复习hz整理分析.docx
-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生物生产机器人-卷子2资料.docx
-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生物生产机器人-复习整理资料.docx
-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生物生产机器人-大作业展示ppt资料.ppt
-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生物系统模拟-期末整理资料.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Bosch Rexroth Sercos III for Printingall.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Schneider Electric Modbus for Printing_(7).数据映射与地址分配.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Allen-Bradley ControlLogix_(3).ControlLogix软件及编程环境.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Siemens ProfiBus for Printing_(12).Profibus在印刷生产线中的优化实践.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Bosch Rexroth Sercos III for Printing_(2).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Bosch Rexroth Sercos III for Printing_(8).集成与互操作性.docx
- 纸浆生产线控制系统系列:Metso DCS_(6).软件开发与集成技术.docx
-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列:Siemens PCS 7all.docx
-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列:ABB 800xAall.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Rockwell Automation DeviceNet_(1).DeviceNet基础知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