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资料

第2章 海洋构造地质学 大洋中脊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洋脊侧翼区,是地势崎岖的斜坡区,悬崖陡壁耸立;大洋中脊并不是连冠不断的,而是被众多的转换断层分割成一段一段,两段中轴错开甚远;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局部露出水面称为岛屿,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组成,自脊顶向两缘地带,逐渐平缓,向下过渡为深海平原;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岭。地震分布在中脊轴部和中央裂谷,构成中脊地震带;洋脊斜坡或脊顶上的沉积物很薄或完全缺失,洋脊附近沉积物很年轻,多为新第三纪或第四纪;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中心,热地幔物质沿中脊不断上升并形成新洋壳; 无震海岭的特征与形成过程主要是什么? 发育在大洋盆地之中,由海底火山链组成,按火山年龄新老依次呈线状排序,排列方向与大洋中脊垂直或相交。 成因:固定的地幔热点喷发的火山在板块拖曳移动的海底上逐步形成。 其轴部无中央裂谷;无横断海岭的转换断层;现代火山局限于海岭的一个端点;无地震活动或仅有火山活动引起的微弱地震。 试述大陆漂移的主要内容。 地球表层存在着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存在一个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泛大陆)和一个广阔的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来,联合古陆分裂,产生多个碎块,即为现在的各大洲,并逐步漂移到目前的位置。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步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则收缩成今日的太平洋。 驱动大陆漂移的动力主要是什么? 两种大陆漂移驱动力:一是向西漂移的力,它来自日、月引力导生的潮汐摩擦力,尤其在地表最明显,致使地球表层或各大陆相对于地球由西往东的自转有滞后趋势,宏观表现为大陆缓慢向西漂移;二是指向赤道的“离极力”:魏格纳认为,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原是以南极大陆为中心联结在一起,后经分裂而离开极地,必然有一种离开极地指向赤道的离极力。离极力其来源主要是地球的离心力,除两极和赤道外,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离心力的水平分力都是指向赤道。 试述海底扩张说的内容。 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大洋两侧扩展推移。 试述海底扩张的两种表现形式。 1) 扩张洋底把与其相连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 2) 海底向陆地下俯冲潜没。 何谓瓦因-马修斯假说。 海底磁异常条带不是由于海底岩石磁性强弱不同所致,而是在地球磁场不断倒转的背景下海底不断新生和扩张的结果。随着海底扩张,先形成的海底向两侧推移,在中脊顶部不断形成新的海底。 何谓Wilson旋回? 即洋盆生命旋回,记录在大陆岩石圈中的复杂大洋的开闭,即起始于大陆裂谷,生长成为一大洋然后缩小,并最后完全关闭。 简述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汇聚型(挤压型)板块边界:沿此边界两个相邻板块作相向挤压运动,以致老洋壳在这里俯冲和消减。由于遭受强烈的挤压运动,引发了强烈地震、火山活动、构造变形以及相关的变质作用。俯冲边界发生在大洋壳与大陆壳相互汇聚的地区;碰撞边界则是大陆壳与大陆壳相互碰撞的地方。 离散型(扩张型)板块边界:离散型板块边界是岩石圈发生分裂和拉张的地方。是海底扩张的发源地,随着地幔物质喷出不断制造出新的洋壳来,因此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此类板块边界包括洋中脊系统及大陆裂谷系统。这些大陆裂谷被认为是未来新生大洋可能产生的地方。 平移型(转换型)板块边界:边界处板块既不增生也不消亡,而是相邻的两个板块通过转换断层滑动,同时引发地震和火山活动。只有转换断层可以在力学性质上加以“转换”,将它们联系起来组合成完整的“板块”。 简述岛弧的演化步骤。 A:大洋岩石圈断裂; B:一侧岩石圈俯冲到另一侧之下,逐渐形成海沟,俯冲持续则产生海底火山活动; C:火山活动继续,火山岩堆积抬升,海底火山露出水面,发育弧沟间隙、海沟坡折等单元; D:原地弧发生分裂,向洋移动的部分为漂移弧,其后方为新开的弧间盆地。 何谓沟-弧-盆体系?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或另一洋块之下俯冲过程中形成向下凹陷很深的海沟和向上拱升的岛弧,故称为海沟-岛弧体系;在火山弧的后方(向陆一侧)又因弧后扩张而形成弧后盆地,故称为沟-弧-盆体系。 第3章 全球海平面变化 何谓全球海平面变化? 奥地利地质学家H.E.Suess(1904)提出,认为洋盆下沉引起海面下降。R.W.Fairbridge(1961)从成因上将全球海平面变化分为构造-海面升降、冰川-海面升降和沉积-海面升降,都是全球性因素引起的海平面变化。 何谓相对海平面变化? 验潮仪记录到的海平面变化是海平面相对于当地海岸基岩的变化,为相对海平面变化,它通常只能代表局部地区的海平面变化状况。相对海平面变化:世界某一地点的实际海平面变化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值与当地陆地升降值的代数和。陆地升降包括构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