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T时代之物联网
DT 时代 物联网 物联网(IoT)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nternet:计算机通过标准协议连接形成的全球性网络 Things:客观世界的物理实物 Internet of Things:可唯一标识的物理实体通过标准协议形成的全球性网络 物联网是由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这些物理设备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实现协同和互动,为人们提供智慧和集约的服务。 物联网--发展历程 物联网--各国战略 物联网--各国战略 物联网--各国战略 物联网--架构 物联网--基本特征 物联网--核心技术 物联网--应用领域 物联网--应用领域 物联网--应用领域--农业 物联网--应用领域--环境 物联网--应用领域--工业 物联网--应用领域--智能家居 物联网--应用领域--智能家居 物联网-- 发展趋势 物联网 * 罗李林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493697821@ 2005 1999 1998 MIT的 Kevin Ashton:把RFID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日常物品中形成一个“物联网” EPC global 的Auto-ID中心:物联网是成千上万的物品采用无线方式接入了Internet的网络。这是物联网概念真正的提出。 ITU报告:物联网是通过RFID和智能计算等技术实现全世界设备互连的网络。 2008 IBM: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 把传感器设备安装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普遍连接形成网络,即“物联网” 1995 Bill Gates在《未来之路》中 提及物联网概念 2008年-美国 智慧地球 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上升至美国国家战略。该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个行业之中,具体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形成“物联网” 2009年-欧盟 物联网行动 物联网行动计划。具体而务实,强调RFID的广泛应用,注重信息安全。包括14项内容:管理、隐私及数据保护、“芯片沉默”的权利、潜在危险、关键资源、标准化、研究、公私合作、创新、管理机制、国际对话、环境问题、统计数据和进展监督等工作。 2009年-日本 i-Japan战略 i-Japan战略。在u-Japan的基础上,(无所不在ubiquitous)强调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服务应用。理念:以人为本,实现所有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望建成一个“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 2009年-韩国 u-Korea战略 u-Korea战略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 society),也就是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布建智能型网络、必威体育精装版的技术应用等先进的信息基础建设,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科技智慧服务。发展IT产业新兴应用技术,强化产业优势与国家竞争力。 2009年-中国 感知中国 感知中国。2009年8月7日,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提出要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全面感知 可靠传输 智能处理 感知 传输 智能 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 能够随时随地采集物体的动态 信息。 通过网络将感知的各种 信息进行实时传送。 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时地对海量的 数据进行信息控制,真正达到 人与物的沟通、物与物的沟通。 普适网络 下一代网络 普适计算 智能交通 医疗监护 智能家居 环境监测 国防军事 防灾减灾 工业监控 城市管理 1、物联网终端将快速发展,呈现多样化、智能化的特点。 2、与现有通信网相比,物联网在anytime、anyone、anywhere的基础上,又拓展到了anything。人们不再被局限于网络的虚拟交流,有人与人,也包括机器与人、人与机器、机器对机器之间广泛的通信和信息的交流(融合)。 3、随着物联网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业链的不断成熟,物联网的应用将呈现多样化、泛在化的趋势。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