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灵的和谐与快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灵的和谐与快乐

心灵的和谐与快乐——校本课程《国学》课案例 新课程提倡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立为学生安排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学生有了选择的可能,教师有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1我校设立《国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 情景描述 每周三下午的《国学》课时间,学生们的情绪都很高涨。在教室中不时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以及学生老师的欢声笑语。我们五年级本学期《国学》课的学习内容是《论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精美的“论语集”,里面有本学期学习的12则论语以及同学们在学习完后自己的感受。课下,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在互相交换看自己的学习心得,并在互相讨论着,宿舍里,走廊上,也会常常传出这样的声音“子曰……”。在办公室里,也常常看到老师们拿着自己编写的《国学》课教材,兴致勃勃地讨论着……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只是创新,还应该有传承——思想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礼仪的传承。想想我们在上初、高中的时候,每当学到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总是感到很头疼,有那么多的注释需要背,文章又是那么拗口,学起来兴趣全无。我们的校本课程——《国学》,就是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帮孩子们化解了“文言”这道难题。《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学生们,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从心灵、处事、交友、理想、人生等多个角度去论述。2在《国学》课中,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诵读中感悟情感 中国古人数千年的学习都是注重朗读与背诵。在我们的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背诵,不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习方法。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把“读”贯穿于教学始终,并把“读”进行了层次设计:自由读,读准字音。接着按着节奏读,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然后配乐朗读,激发情感,最后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熟,最后达到能背诵。这样的读书是声情并茂的,背诵也是水到渠成的。不会让学生把“国学”课的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只有感兴趣了才会把自己背的东西记住。就象95岁的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我不是国学大师,连国学小师都担当不起。所谓‘国学’,也仅仅限于年轻时读过的四书五经,背过的一些诗词歌赋,现今没有忘却。”如果我们的学生们,能够把今天所学的《论语》,牢牢记住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我想,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成功。 理解中体味道理 文言文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遗产,而且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88年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了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需回到两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可见,《论语》不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且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了解每则“论语”的意思,而且每课都有“拓展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加学生的一些课外知识。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便增加了有关谥号的小知识;“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后面的小故事是“知错便改的汉桓帝”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习完后,向同学们介绍了曾国藩的《过隙集》。 学生在学习完每一则论语后,都会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在学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则论语后,王丹艺同学写的感受是:我的“敏于事慎于言”做得很不好,因为我的话很多,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出口“伤人”。我很内疚。不过我坚信,我能做好!而金宇恒同学是这样写的:我觉得我做得很不好。就像第一点“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我老讲究吃、穿、住,我还非常爱挑食,不爱吃的就不吃,而且我经常跟同学说我的衣服有多好。我现在知道错了,不应该那么讲究吃、穿、住,我的本职应该是好好学习,我要做一个君子。在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则论语后,郭建男同学这样写道:有一次,我考试考了不错的成绩,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没有把所学过的知识再加以复习。后来又有一次考试,成绩就退步了。这件事不仅让我明白了学完要复习,还让我明白了要“诲而好学,不耻下问。”才能做得更好。 通过《论语》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每一则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从中找到自身的不足。期末,一名学生在最后一节国学课上说:“《论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