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重庆印象
](精品)重庆印象
以下文章转于“有E思”网站一位天津网友的大作,所有摄影均出至这位仁兄之手,飞鸟以一个重庆知识青年的名义真诚的向这位天津朋友表示感谢,并热情地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到重庆来,“重庆欢迎您!”
。。。。。。。。。。。。。。。。。。。。
重庆城区印象初步
我是从天津来重庆办事的,以前从未到过重庆,但重庆这个历史城市的名声在我看来一直比天津要显赫得多。重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周武王伐纣之后,就有了巴国,重庆是巴国的首都。三国时这里是蜀国的军事要地,此后历代都是重要的城市。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曾是中国的临时首都。除山中之城的特点之外,重庆还是嘉陵江和长江的两江会合的要地,论山则居高临下,论水则航运发达,所以重庆不仅是战略要地,也是“中国最赋地理性格的城市”。
总体来讲,由于重庆的特殊地理特征,这个城市在视觉上比较有气势,我到重庆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此地堪称大气磅礴”。当然,逢山钻洞,遇水搭桥,在大山大河上搞城建,无疑都是大手笔,那要比平原城市多消耗不少财力呢,需要花费更大的投资。据说重庆正在实施从城区到各县的“八小时工程”,也就是高速公路将贯通各县,从重庆市区到所辖各县最远不超过八小时车程,对于重庆这个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的山区来说,修高速公路必然要大量穿山洞、造桥梁,确实是一项造福百姓的巨大工程。重庆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3100万),也是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地区,虽然城区内比较豪华和漂亮,但周围还分布着很多的贫困县。由于地理原因,西部开发所需要的投资要比平原城市大得多,其实那些已经成熟的沿海城市应该把锦上添花的项目投资更多地投向西部,才能更快地缩小西部地区与沿海城市的差距。政策上的事情就不多谈了,下面还是谈谈对重庆城区的观感吧。
印象之一是重庆隧道多,桥梁多,甚至还有过江索道及自动扶梯,而且这些都是大型的那种,海河上的那些都算小桥,根本不可相提并论。重庆的过街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也很多,这一点天津是比不上的,在天津,行人过马路的方式基本上都是横穿马路,但要受红绿灯限制。
重庆“山城”的称呼当之无愧。由于重庆是一座“依山就坡”而建的城市,所以建筑的错落感很强,建筑间的落差很大,山脚下有,山坡上有,山顶上还有。立交桥上的各条道路象章鱼的触手一样伸向不同高度的去处,蔚为大观。在江边,由于视野开阔,人们可以看到岸边大片的建筑,沿江公路可以看到很远,视觉冲击力很强。整个城市看上去极具立体感,而不像平原城市那样建筑在一个固定高度的平面上。
重庆城区有两江穿过——嘉陵江和长江。那是两条大川,在嘉陵江和长江上的大桥,无论长度和高度,都不是海河上的桥所能相比。为减少交通压力,嘉陵江上连通渝中区和渝北区的大桥竟然是并排双桥,一座是嘉陵江大桥,一座是澳门投资的渝澳大桥,分不同方向相对行驶,从渝中区去渝北区走嘉陵江大桥,反之则走渝澳大桥,而且现在都已经不收费了。从这两座桥上看岸边山坡上成片的高楼和沿岸蜿蜒的公路,其磅礴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这样说也不排除因我从平原而来,才会这样少见多怪,呵呵。
嘉陵江与长江在重庆汇合,两江汇合处就是著名的朝天门码头。朝天门码头有个广场,从朝天门广场,俯视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可以看到两种颜色的江水汇合到一起,嘉陵江水是绿色的,而长江则是土黄色的。待两江并入长江后,就全是土黄色的了,可见长江从上游水土流失已经很严重。
印象之二是重庆的高楼多。重庆高楼成片,远处看密密麻麻,鳞次栉比,即使是旧房子,也多是楼房,这一点与天津大面积的平房形成鲜明对照。天津近些年才使平房少起来,楼房多起来,但目前还参差不齐,还有大量的平房需要拆除,而重庆却早已经是高楼成片了。在解放碑一带的商业街,1950年的解放碑埋在高楼群中,如果不是在十字路口的中央,其高度并不显眼,而周围密集的高楼使天空几乎快成了天井,类似新加坡莱佛士坊金融区一带的高楼群。其他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一带、石桥铺高新技术园区一带的高楼也非常密集。当然,我去的地方还不多,无法举出更多的例子,但在多次长长的乘车途中观察后得到的感觉是没错的,那就是楼房多平房少,连旧城的老房子也以楼为主,大概和山城寸土寸金的地基有关,所以不会象平原一样浪费资源。
印象之三是重庆的上下坡多,楼梯也多。这是山城的特点,据说朝天门码头就有数百级台阶。每天很多重庆人出来进去都得上上下下,上升和下降是每日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除非不出门。更有意思的是,一座大厦的一楼有大门进出,六层的另一面居然还有大门进出,因为一楼的路在山脚,六楼的路在山坡,等于一座楼可以有上端下端两层进出口,呵呵。
因为上下坡多,所以重庆的交通工具中没有自行车。因为家家没有自行车,重庆的出租司机比天津的出租司机更容易挣到钱。虽然坡度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白艺术.doc
- 黑山天主教堂.doc
- 齐齐哈尔公交车.doc
- 龙贝格.doc
- 004(高03)高等级主厂房吊车梁系统钢构件制作.doc
- 014顾客财产管理控制程序.doc
- 02 安保行政科.doc
- 黑色翡翠之美.doc
- 02《上古天真论篇》第二讲.doc
- 03VIP入住服务程序(含一卡通程序).doc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长效运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研究报告.docx
- 数字人民币试点在环保产业中的应用与减排潜力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云化部署架构优化路径与2025年产业政策影响分析.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开发生态构建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环保型城市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设备创新报告.docx
- 海洋物流供应链绿色包装2025年协同发展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海上光伏电站建设技术突破与能源结构优化路径研究报告.docx
- 零工经济从业者权益保障:2025年劳动者权益保护与职业发展路径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决策推动工业智能化: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AI融合应用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云化部署架构创新与2025年企业效益最大化策略.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