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案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海莹 化疗药物分类 发疱性化疗药物: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 刺激性化疗药物:药物渗出后可以引起局部灼伤或轻度炎症。当滴注化疗时,因为药物的刺激性作用,会引起注射部位的血管周围感到疼痛或沿着整条血管都有疼痛感觉,但药物外渗后很少发生急性反应或组织环死。 非发疱性化疗药物:在药物外渗时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 化疗药物分类 发疱性化疗药物:阿霉素(ADM) 表阿霉素(E-ADM) 丝裂霉素(MMC) 柔红霉素(DNR) 氮芥(HN2) 长春新碱(VCR) 长春花碱(VLB) 长春花碱酰胺(VDS) 去甲长春花碱(NVB) 放线菌素D(ACTD) 等 化疗药物分类 刺激性化疗药物: 卡氮芥(BCNU) 氮烯咪胺(DTIC) 鬼臼乙叉甙(VP-16) 鬼臼噻吩甙(VM-26) 紫杉醇 丙脒腙 氟脲嘧啶(5-FU) 吉西他宾 非发疱性化疗药物: 博莱霉素(BLM) 顺铂(DDP) 甲氨喋呤(MTX) 环磷酰胺(CTX) 噻替哌(TSPA) 阿糖胞苷(Ara-c) 临床表现 静脉炎:当注射化疗药物时,因为药物的刺激性作用,在静脉给药时常可引起静脉炎或栓塞性静脉炎 。 输液过程中注射部位出现沿血管暂时性发红,主诉局部疼痛、针刺感,停药后可逐渐缓解。或在输液后沿静脉走行,整条静脉发红或色素沉着、疼痛、血管呈条索状以致血流受阻,出现栓塞性静脉炎。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定的静脉炎分级标准: 级别 临床表现 1+ 局部红肿、压疼;无可见线条;无可触及静脉条索; 2+ 局部疼痛、热、红肿或水肿;有可见线条;无可触及 静脉条索; 3+ 局部疼痛、热、红肿甚至脓肿;有可见线条;有可触 及静脉条索; 临床表现 外渗反应:发疱性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自血管渗透或外漏至周围皮下组织,导致局部皮肤、组织的损伤。 临床表现 (1) 输液过程中注射部位出现肿胀,患者主诉急性烧灼样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局部红斑或轻微红肿。 (2) 一周后有明显炎症反应,局部组织水肿并形成水泡,肢体肿胀、可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 (3) 一般两周可确定实际组织受损的程度,局部出现溃疡、其上可覆盖黑色焦痂,其下可见组织坏死。 (4) 严重者可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造成血管、肌腱及肌肉的损伤,可致关节僵硬、活动障碍等。 药物渗漏的原因 穿刺性损伤:操作技术不当,如静脉穿刺失败(刺破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而引起外渗;或穿刺失败再次在其注射部位远端再次穿刺,而致药液从原针刺处渗漏至皮肤组织。 生理因素:① 老年体弱患者由于血管硬化、营养不良等可致血管脆性变大、管腔变细、血流速度变慢,长期药物刺激而致血管内膜发生损伤;② 并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或由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造成淋巴液回流受阻、肢体肿胀,上腔静脉压升高,如经患侧肢体外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可增加外渗危险。 药理因素:① 如缓慢注射高浓度刺激性化疗药物,可造成药物与血管内滞流时间过长,可致血管内皮细胞毒性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血管结构进行性损伤;② 由于化疗药物理化因素改变血浆渗透压或PH值,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如NVB是碱性药物,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集,造成血管内压力升高、通透性增强,导致药物容易从静脉薄弱处渗漏皮下组织的危险。 局部组织损伤机理: 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毒性和刺激性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其机理: (1) 一些化疗药物如蒽环类、细胞毒性等抗癌药物能与组织细胞DNA结合,导致组织细胞坏死,细胞死亡后,含有化疗药物的DNA会被释放出来进入邻近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