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经典第3章血液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经典第3章血液精要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三、血小板生理 (一)形态和数量: 形态:椭圆、梭形或不规则形 ,无核,无色 数量:100~300×109/L 100×109/L,称血小板减少 50×109/L,cap脆性增加,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生理特性 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 (三)生理功能 参与止血 参与凝血 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影响纤维蛋白的溶解(含纤维蛋白溶解酶原)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一、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 ):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由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出 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正常值:1~3 min 意义:衡量止血功能是否正常。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生理止血 血 管 破 裂 血液凝固 血管收缩 血小板血栓形成 生理抗凝活动 纤维蛋白溶解 ADP 吸附 二、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1. 凝血因子及特点 共14种 除Ⅳ外,其余均为蛋白质; Ⅱ、Ⅶ、Ⅸ、Ⅹ、Ⅺ、Ⅻ都是丝氨酸蛋白酶,能对特定肽链有限水解。 在肝脏合成,需Vit.K的是:Ⅱ,Ⅶ,Ⅸ,Ⅹ 除Ⅲ外,其余均存在于血管内; 大部分以酶原形式存在,需激活,例:Ⅹ→Ⅹa 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因子: Ⅷ缺乏—甲型血友病 Ⅸ缺乏—乙型血友病 Ⅺ缺乏—丙型血友病 特点: 外源性途径 (组织因子,Ⅲ) IX IXa VIIIa Ca2+ PL X Ca2+ PL Xa Ca2+ XIa XI HK XIIa XII PK K S Va Ca2+ PL II IIa 内源性途径 (异物表面) XIII I Ia XIIIa CLIa VIIa-Ⅲ 2.血凝过程 Ca2+ Ca2+ 3.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阶段( X →Xa) (2)凝血酶原被激活形成凝血酶(II → IIa) (3)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I → Ia) 4.内外源性凝血的特点 内源性 :Ⅻ因子启动,所有因子均在血浆中,参与的因子多,时间长。 外源性 :Ⅲ因子启动,因子在血浆和组织中,参与因子少,时间短,启动凝血。 5.凝血因子缺乏将导致凝血障碍 枸橼酸钠、草酸钾可使钙离子减少 VIII 、IX缺乏——甲型、乙型血友病 Vk缺乏——可导致Ⅱ、Ⅶ、Ⅸ、Ⅹ合成障碍 将血液分别置于放有棉絮和涂有石蜡油的两支试管中,哪支试管内的血液凝固更快?为什么?它们属于内性凝血还是属于外源性凝血? (二)抗凝系统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1)作用 精氨酸残基 + 丝氨酸残基,封闭 IIa IXaXa XIa XIIa活性中心,不可逆的阻断其作用 (2)特点 单独作用慢 2.肝素(Heparin ) 酸性粘多糖 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合成分泌 作用:使抗凝血酶III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增强100倍;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三)纤维蛋白溶解 ( Fibrinolysis) 内皮细胞(组织) tPA 激肽释放酶 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表示激活;- 表示抑制 纤溶酶抑制物 + + + - 纤溶酶原 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管内皮合成,发挥局部溶栓作用,保持血流通畅。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肾小管、集合管产生,在组织修复、伤口愈合过程中,血管外促进纤溶。 纤溶酶原的激活: 三、血液凝固的控制 2.血液的稀释、纤维蛋白吸附及单核巨嗜细胞的吞噬作用 1.血管内皮抗凝作用 3.生理性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蛋白质C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肝素 4.纤维蛋白的溶解 (一)概念: 1.血型(blood group) 血细胞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2.红细胞血型 红细胞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第三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3.RBC凝集(agglutination) RBC凝集成簇的现象 4.凝集原(agglutinogen) RBC膜上具抗原特性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