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先学后教模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3 检查自学效果
三、“后教环节”
1、交流、更正(生生合作)
2、精讲、点拨(师生合作)
四、当堂训练环节
1随堂测试
2课后作业 指生回答
提问,学生回答后其他学生纠正。
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在精讲。
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检测
布置作业
8
10
2 板
书
设
计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教者 应玉国 授课日期 学科 物理 课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 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关 键 实验指导(大屏幕) 程序与内容 师生活动 时间 一、辅助环节
1 情境导入 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
3出示自学指导
二、“先学环节”
1、学生依据自学指导开始学习,
2、学生相互交流自学情况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交代本节学习目标。
发放自学指导。
教师巡视
小组内交流、小组间交流
5′
20′
课 后反 思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导言:
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都是凸透镜,照相机镜头中的凸透镜成缩小的像,投影仪里镜头的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呢?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也是凸透镜,它们都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但一个是倒立的,另一个是正立的,倒立的像光屏可承接,正立的像光屏并不能承接,这是为什么?一个个的谜都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有兴趣去一一解开吗?
问题1 什么情况下凸透镜可以成缩小像? 做一做:(1)找一支蜡烛、一个焦距为10cm左右的凸透镜、一张白色硬纸片、一把米尺.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f_=____cm.在桌面上画一条直线,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让蜡烛与透镜的相距80cm(物体到透镜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记下此时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和像与物(蜡烛)的大小关系.光屏中的像与物的大小谁大?_________大,像相对于物而言是正立还是倒立?______立. (2)再依次让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60cm、40cm、30cm、25cm、15cm……,并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它们每次都出现清晰的像,并记下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成缩小的像的距离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把这个距离(u)与透镜的焦距(f)比一比,u___________f.再与2倍的焦距比一比,u__________2_f_. 结 论: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试一试:(1)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用图3.3-1来说明.设AB是蜡烛,从蜡烛上的A点发出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透镜的主光轴,“2”过光心,“3”过透镜的焦点(图中未画出,请补充完整).我们将会发现这三条光线都交于凸透镜另一侧的同一点A′.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作出B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会交于主光轴上的另一点B′.连接A′B′,可得到一个与AB刚好倒立的缩小像. (2)把物体AB放在2F点上,用上面的方法画出所成的像,它的像与原物的大小_______.
问题2 凸透镜什么时候可以成放大的像? 做一做:根据前面的实验器材,我们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它们间的距离分别为28cm、18cm、15cm、11cm、8cm、……,并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它们每次都出现清晰的像,并记下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成放大的像的距离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把这个距离(u)与透镜的焦距(f)比一比,u_____f.再与2倍的焦距比一比,u____2f. 结 论:由上面的实验可知,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试一试:仿照上面的图我们作出了下面的光路图(图3.3-2),从图中我们得出了与实验相同的结论. 看一看:从上面的实验我们还可以发现,当物距为8cm或更小时,在透镜的另一侧无论如何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得到烛焰的像.但是,此时若把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第十五、十六章 热和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doc
- 九年级物理备考计划.doc
-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doc
- 九年级物理期末综合练习1.doc
-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 能量和能源.doc
-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案.doc
- 九年级笔记13.9.25.doc
-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物理测试卷3.doc
- 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二节.doc
- 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热机---江溪.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