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刘志: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oc

刘志: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志: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刘志: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在上海财经大学的演讲全文 ? 时间:2014年2月19日 地点: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志简介:中山大学学士、南京大学硕士、哈佛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此前就职于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可持续发展局,任首席基础设施专家。1994-1995年在哈佛国际发展研究所工作,参与了美、韩、智利等国的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研究。1995年进入世界银行,主要从事交通与城市发展部门的贷款业务和行业政策研究。2004-2009年间,任东南亚国家局基础设施业务部主任。曾主持了中国城市交通政策、印度交通部门发展、柬埔寨能源发展、泰国交通能耗等经济部门研究,并对交通与扶贫、世界汽车化、交通经济分析、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融资、城市财政等专题做过研究并发表论文。 今天,我很高兴应上海财经大学的邀请,来讲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这个题目。我于去年九月任职于北大-林肯中心,此前在世界银行工作了十八年。在世行主要从事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业务和行业部门研究,包括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研究。基础设施投融资是世行业务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欠缺是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瓶颈,但要发展基础设施,会碰到很多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比如,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最需要什么基础设施呢?投资从哪里来?投资建设后能否有效运行?维护资金又从哪里来?投资成本如何回收? 中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但民间资本利用少 世行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理念,可追溯到1994年世行发表的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报告的主要执笔人是现在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的总裁格里高里?英格拉姆(Gregory K. Ingram)先生。报告认为,基础设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很重要,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和民间资本的参与,提高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改善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效率。去年,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出版了《发展中国家大都市政府融资》一书,我与英格拉姆先生和另一位研究人员合写了一章,题为“大都市基础设施和资本融资”。我们回顾从1994年到现在这二十年,全球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民间资本的进入。相比之下,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是规模最大的,但是民间资本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明显偏低。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电讯、自来水、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煤气管道、城市交通设施(比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快速公交、地铁、轻轨、站场)、对外交通设施(比如机场、铁路、港口)等等。有些基础设施很难区分是为城市或农村服务的,比如电力,既服务城市,又可同时服务农村。基础设施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前期投资都很大,如果经营维护得好,使用期会很长。 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运作基本上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政府税收;二是在项目上对使用者收费,比如收费高速公路,有了对使用者收费的做法就有了项目投融资的基础。而银行扮演的角色是通过给政府或项目提供贷款,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大规模投资。从经济发展的眼光看,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基础设施服务,有了必需的基础设施,经济就能运行,并随之增长,政府也获得更多的税收,从而更有财力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亦然,老百姓付费得到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劳动生产率上升,也会促进地方的经济增长。 但是,发展中国家往往处在一个困局,为了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但是当前政府税收和个人收入都很低,可支付能力低。此外,低收入国家缺乏资本市场,要依赖国际资本,包括国际援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选择政府包揽的做法,通过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集中调动公共资源,投资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这种现象在计划经济国家就更为普遍了。在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发展历史中,也常有政府干预和包揽的情形。美国早期大开发时,铁路与许多公路都是私有的,后来,因为网络性的基础设施存在自然垄断的特征,为了在农产品运输中保护农民的利益,政府决定对铁路实行价格管制。有的国家政府希望通过低廉的基础设施服务来达到一些社会目标,比如对城市公共交通实行低票价,导致公交公司运营收入不能回收成本,需要政府补贴来弥补运营亏损。遇到这种情形,有的地方政府就干脆自己包揽公交服务。所以,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全球各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中的角色都较大,在许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90%来自政府,许多政府几乎承担了所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与经营风险。 然而,政府包揽的做法,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政府官僚式的经营方式,也导致基础设施服务效率下降、成本上升,更进一步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增税压力。面对这种状况,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率先把一些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推向市场,后来许多国家纷纷仿效。再后来,柏林墙倒塌,很多前苏联国家放弃了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zhi3755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