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油地质

(三)油气藏中油、气、水的分布 油气藏内油、气、水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如在单一背斜圈闭内,由于重力分异作用,油、气、水的分布规律是气 在上 ,油 居中 ,水在油气 在下 ,从而形成油气界面及油水界面,如图1-1-5所示。 油、气、水在油气藏内的分布特征在油田开发中常用以下术语进行描述。 1、油气边界 (1) 外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油层 顶界 的交线称为外含油边界,也叫含油边界。 (2)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油层 底界 的交线称为内含油边界,也叫含水边界。 (3)气顶边界:油气界面与油层 顶面 交线称为气顶边界。   (4)边水:在油藏四周最低处衬托着油藏的水叫 边水 。 底水:在油藏下面托着油藏底部的水叫 底水 。 2、含油面积 (1)含油气面积:内(外)含油边界所圈闭的面积,称内(外)含油面积,外含油面积也常叫含油面积,对油气藏来讲即为含油气面积。 (2)含气面积:气顶圈闭的面积称为含气面积。对于纯气藏,则为气水边界所圈闭的面积。 3、油气藏高度 (1)油藏高度:油水边界到油藏最高点的高度,称为油藏高度。当有气顶时,油藏高度即为油水接触面与油气接触面之间的高度值。 (2)气藏高度:气藏高度是指油气界面与油气藏最高点的高度差。对于纯气藏,则为气水界面与气藏最高点的差。 (3)油气藏高度:油藏高度与气顶高度之和为油气藏高度。 第二节 石油天然气的生成 石油的成因问题是石油地质界一个重大问题。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而且具有指导找油勘探的重要实践意义。因此,油气成因及生油研 究历来就是石油地质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石油成因 石油成因 无机生油说 有机生油说 门捷列夫碳化物说(1986) 索可洛夫宇宙说(1889) 动植物生油的争论 生油时间的争论 海相陆相生油的争论 库得梁采夫岩浆说(1949) 有机成因学说: 沉积有机质在特定的地质、还原环境中在细菌、催化剂、温度、时间、放射性等各种作用下经历生物化学、热催化、热裂解、高温变质阶段陆续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有机生油的主要证据 有机生油说认为,石油是由沉积岩中的有机质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 变化逐渐形成的。这种认识主要依据以下证据: 1)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田,99%以上都分布在沉积岩中。一些火山岩、 变质岩类油气藏,其油气成因也大都与沉积岩有关。在沉积岩不发育的地区,极少发现油气田。 2)石油成分的复杂多样性和石油组成元素的大体一致性,与生物有机质成分的复杂多样性及其组成元素的大体一致性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3)石油组分中可以找到大量生物成因证据。 4)在近代海相与湖相沉积中已发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证据。 生物有机组分 干酪根(Kerogen): 定义:沉积物或沉积岩中的不溶(不溶于有机溶剂)有机质,它是原始有机质经过一定埋藏,在还原环境下经过一定的化学或生物降解转化而形成的大分子物质。 酐酪根的形成 生 物 体 (藻类、细菌、浮游生物和高等植物) 死亡 生物有机组分 (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糖类和木质素) 被其它 生物吞食 保存到 沉积物(岩)中 氧化分解 沉积有机质 生物化学分解作用 可溶有机质 不溶有机质(干酪根) 生物体中的有机质首先转化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干酪根,它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性能特别稳定。主要存在于生油层中,其主要成分是碳、氢两种元素。是在成岩作用晚期经过热解而生成。 干酪根的成分及结构 黑色或褐色粉末,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无固定的 化学成分C(79%)H(9%)O(3%)S(5%) N(2%)微量元素。 3.干酪根类型—化学分类 根据碳、氢、氧元素的组成,将干酪根分为Ⅰ型、Ⅱ型、Ⅲ型 3种类型。 成分: 类型 Ⅰ型 Ⅱ型 Ⅲ型 H/C 1.1-1.6 1.1-1.35 0.7-1.1 O/C 0.06-0.16 0.08-0.2 0.1-0.25 来源 藻类、水生低等微体生物 水生低等生物(海相浮游生物和微生物) 高等植物 生油潜力 大 中等 低 1.古地理环境与地质条件 2.物理化学条件 有机质 油气 细菌作用、温度、压力、催化剂、放射性 有机质 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油气 第三节 生油岩与生油层 生油岩: 生油层: 又称为生油母岩、烃源岩; 生油岩所在的底层,成为生油层。 生油层 岩石类型 颜色 结构 层理 自生矿物 化石 油气显示 粘土岩类 泥岩、页岩为主,次为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灰黑色、深灰色、灰色 、灰绿色 泥级—粉砂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