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09章吸附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于最小吸附剂总用量,d[(L1+L2)/G]/d?1=0 对于一定体系和分离要求,k, n, ?0及?2为常数,则得: 即当?1符合上式时,总吸附剂用量为最小。 由上式求出?1, 然后再计算各级所需要的吸附剂用量。 吸附剂用量如何计算?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9.5.6) (三)逆流多级吸附 G, ?0 ?1 ?2 ?m L, x1 L, xm+1 x2 x3 1 2 m 上式为逆流吸附操作线方程。 理论级数,可通过在平衡线和操作线之间做阶梯确定。 吸附剂 溶液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对第m级做物料衡算: (9.5.7a) 以整个流程为体系,做吸附质的物料衡算: (9.5.7b) ?0 xm+1 x1 x ? 操作线 平衡线 ?m 理论级数:2 理论级数的图解法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B A 吸附剂量的计算 在给定级数后,过B点作不同斜率的操作线,求出最小吸附剂量。 ?0 xm+1 x1 x ? ?m ?0 xm+1 x1 x ? ?m (L/G) min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L/G) min 若体系的平衡关系可用弗兰德里希公式表示,且所用的吸附剂不含吸附质,xm+1=0时,吸附剂用量可通过计算求得。 以二级吸附为例: 由该式可求得离开第1级的液相组成?1, 再求出吸附剂用量等其他参数。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9.5.8) 二、固定床吸附 G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一)穿透点和穿透曲线 固定床吸附器吸附传质过程示意图 吸附带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穿透曲线示意图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G ——溶液流入速率,m3/(m2s); ?0——溶液中溶质浓度,kg/m3; Z—— 固定床吸附塔填充高度,m; ?B——穿透点浓度,kg/m3; ?E——穿透曲线终点浓度,kg/m3; ?B ——出口处溶质浓度达到?B时的流量,m3/m2; ?a——吸附区移动了吸附区高度za区间的流量,m3/m2。 各符号的意义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B, E间被吸附的吸附质量W/(kg·m-2): 吸附塔中的吸附区吸附剂全部被饱和时的吸附量为?0?a 吸附区形成后吸附剂可吸附的吸附量与饱和吸附量之比f为: (二)穿透时间 1.穿透曲线法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9.5.10) (9.5.9) 设床层的填充密度为ρb /(kg·m-3) 与?0平衡的吸附浓度为x0/(kg溶质·kg-1吸附剂) 则吸附塔全部被饱和时的吸附量为zρb x0/(kg · m-2) 穿透点的吸附量(单位为kg/m2)为: 穿透点吸附剂的饱和度为: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9.5.11) 假设吸附区不动,吸附塔以一定速度与溶液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假设吸附塔高度与吸附区高度相比足够高, 塔顶:吸附剂与溶液中的吸附质达到平衡。 塔底:流出的溶液中吸附质浓度为0。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2.韦伯(Weber)法 对吸附塔做物料平衡: ?*——对应操作线的浓度?的平衡浓度, kg/m3; KFα——吸附过程中的总括传质容量系数,1/s。 过原点和平衡线(x0,?0)的操作线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针对吸附区微小高度dz,溶液中溶质浓度变化为: (9.5.12) (9.5.13) 吸附区高度za=Nt HTU0 当给定传质单元高度[HTU]0时,即可以求出za的值。 假设za高度中浓度为?的层高为z?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9.5.14) (9.5.15) 用面积积分法求解式(9.5.15) 作出穿透曲线 ——?/?0为纵坐标,(α-αB)/αa 为横坐标 由穿透曲线和式(9.5.10)求出f值 计算穿透点吸附剂的饱和度 计算达到该饱和度的穿透时间 计算吸附区高度 计算吸附量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动态吸附量:在流体流动的情况下,流体和吸附剂之间的平衡关系,与体系及温度、压力、物质的传质速率、流体的流动形状以及吸附剂的形状尺寸等性质有关。 静态吸附量:静止时的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 动态吸附量一般小于静态吸附量 动态吸附量与静态吸附量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3. 伯哈特-亚当斯(Bohart-Adams)法 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的初始浓度、空床速度和达到一定的穿透浓度的条件下,固定床的床高和穿透时间呈直线关系。该关系又称BDST法(Bed Depth Service Time)。利用该关系可以较方便地计算时间: 式中, tb ——穿透时间,h; N0 ——吸附剂的动态吸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