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1微丸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粒度 圆整度 脆碎度 堆密度 微丸内部结构 表面状态 流动性 四、微丸剂质量的评价指标 主要评价指标: (一)粒径 微丸粒径的表达:如粒径分布、平均直径、几何平均径等。 粒径的测定方法:目前应用最多和最简单的是筛分法。 例如取100~200g微丸在水平振荡器中用直径为20cm的筛,筛分一定时间,收集通过一系列筛目(例如10、16、20、40、60和80目等)丸的重量,绘制微丸的粒径分布图,并可了解到此批微丸主要粒径分布范围。 较先进的粒径测定法是计算机辅助的成像分析法。 (二)圆整度 微丸的圆整度是微丸的重要特性之一,反映微丸成形的好坏。微丸的圆整度会直接影响包衣微丸的包衣质量,进而影响其释药特性。 微丸圆整度的测定方法: (1)测定微丸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比值越接近1,微丸的圆整度越好; (2)测定微丸的滑动角,即将一定量小丸置一平板上,将平板一侧抬起,测量在微丸开始滚动时,倾斜平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此角越小,微丸圆整度越高; (3)测定形状因子,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成像分析法测量出微丸的投影面积和及其周边长,计算出形状因子,数值愈大,偏离圆整度愈大; (4)测定微丸的休止角,即将一定量(例如50g)微丸,在指定高度从具1.25cm小孔的漏斗中落到硬的平面后,测量微丸的堆积高度(H)和堆积半径(r),得tanα=H/r,α即为休止角,休止角小,说明微丸流动性好,间接反映微丸圆整度好。 (三)堆密度 取100g小丸缓缓通过一玻璃漏斗倾倒至一量筒内,测出微丸的松体积即可计算出微丸堆密度,作为选用空心胶囊的依据。 (四)脆碎度 测定微丸的脆碎度可评价微丸物料剥落的趋势。 测定方法:因使用仪器不同可有不同的规定。如取10粒小丸,加25粒直径为7mm的玻璃珠一起置脆碎仪中旋转10min,然后将物料置孔径为250μm的筛中,置振荡器中振摇5min,收集并称定通过筛的粉末量,计算粉末占微丸重的百分率。也可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片剂脆碎度检查法测定。 (五)含水量 如测定小丸经100℃加热20min的失重。 (六)释放度 根据微丸的特性,可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释放度测定法进行测定。 思 考 题 微丸有哪些特点? 骨架型微丸有怎样的组成? 凝胶骨架微丸的释药机制是什么? 旋转-滚动制丸,微丸的成型方式有两种? 旋转-滚动制丸法,影响小丸圆整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挤出-滚圆法制丸有哪些特点? 挤出-滚圆法制丸,影响微丸质量及释药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流化床制丸过程及其特点。 微丸包衣膜的处方组成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操作条件及设备因素: 制备小丸时的设备及操作条件等工艺因素,对微丸的成型及其机械特性、表面结构和释药速率的影响均较大。 挤出速率影响小丸的产量; 滚圆速率与时间影响成丸大小; 干燥的方法和时间对小丸的机械性能和骨架结构可产生影响等; 挤出机类型及其挤出机筛网特性; 挤出温度; 滚圆机载料量大小。 3.离心-流化造丸法 该操作方法可在一密闭系统内完成混合、起模、成丸、干燥、包衣全过程,还可直接投入空白母核进行粉末上药和包衣。 设备—离心流化造丸包衣机 组成部件 离心转盘 外筒体 喷雾系统 供粉装置 热风系统 1.喷嘴; 2.转盘; 3.进气; 4.粒子层; 5.热交换器; 6.粉末加料器; 7.出料口; 8.气室; 9.计量泵; 10.湿分计 离心流化造丸包衣机示意图 (1)制丸方法 在离心转盘上输入一定量的药粉并鼓风,粉料在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在转盘与筒体的过渡曲面上形成涡旋运动的粒子流,使粒子得以翻滚和搅拌。通过一个可自动调节切线角度的喷枪喷入适量雾化的粘合剂,靠丸粒的激烈运动使其表面均匀润湿,并由渐进式加料器将药粉加到被喷湿的丸粒表面,使散布的药粉均匀附着在其表面,凝聚成丸,然后在转盘与外筒体间的环缝中不断吹入热风,使凝聚的丸粒腾起,反复操作,丸粒不断增大到所需大小。干燥后可喷入缓、控释包衣液,便完成微丸的制备。 (2)离心-流化造丸法的特点 该法制出的丸粒均匀致密; 成丸速度快; 表面光洁、真球度很高、药粉粘锅少; 既适用于骨架型微丸又适用于膜控型微丸的制备。 注意: 对于流动性差、粘度大的药粉难以起模、成丸。 在加粉器的出口处同时输入有一定速度和压力的气体将聚结粘连在一起的粉团吹打成雾状,则制成的微丸会更均匀,收率更高。 (3)影响离心-流化造丸质量的因素 喷液的流量 鼓风量的大小 离心转盘的转速 粘合剂的雾化效果(喷气量的大小) 供粉速率 处方 操作条件 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供粉方式及喷液的流量。 4.流化床制丸法 由空气压缩系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