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3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3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分子的极性 1. 分子的极性 1. 分子的极性 1. 分子的极性 1. 分子的极性 1. 分子的极性 2. 分子间作用力 2. 分子间作用力 2. 分子间作用力 2. 分子间作用力 2. 分子间作用力 3. 离子的极化作用 (1)离子的极化 (1)离子的极化 (2)离子的变形性 (2)离子的变形性 (2)离子的变形性 (3)离子的相互极化作用 (4)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4)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4)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4)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4. 氢键 Hydrogen Bond 4. 氢键 Hydrogen Bond (1)氢键的形成 (1)氢键的形成 (2)氢键的特点 (2)氢键的特点 (2)氢键的特点 (2)氢键的特点 (2)氢键的特点 (2)氢键的特点 (2)氢键的特点 (2)氢键的特点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4)冰中的氢键 (4)冰中的氢键 (4)冰中的氢键 (4)冰中的氢键 5. 凝聚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5. 凝聚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离子型晶体 (2)非极性分子型晶体 (3)极性分子型晶体 (4)原子型晶体 (4)原子型晶体 (5)金属型晶体 作业 硝酸分子的 分子内氢键 DNA分子的氢键 ②氢键可以为直线形,也可为弯曲形,大多数氢键不在一条直线上。 ③在氢键中, 1个H原子可以与多个Y原子配位,同样1个Y原子也可以接受多个H原子。 尿素(NH2)2CO分子中的氢键 ●氢键强弱的主要判据是X…Y键长和键能;键长越短,氢键越强,非常强的氢键像共价键,非常弱的氢键接近范德华作用力,大多数氢键处于这两种极端状态之间。 ④氢键有强、弱之分。 水中:O —H 共价键键能为462.8 kJ·mol-1; H…O 氢键键能为18.8 kJ·mol-1; KHF2 晶体中:H原子处于X…Y的中心点,对称氢键; F…H…F氢键的键能为212 kJ·mol-1,键长226 pm, 是迄今观察到的最强的氢键。 对称氢键和不对称氢键 对称氢键: H原子处于X…Y的中心点 KHF2 晶体中的 F…H…F 不对称氢键: H原子不处于X…Y的中心点 H2O分子间的 O H…O ④氢键有强、弱之分。 ●氢键的强弱与X、Y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的大小有关;X、Y的电负性越大,则形成的氢键越强;Y的原子半径越小,越能接近X—H,形成的氢键越强;例如F 原子的电负性最大,半径又小,形成的氢键最强,Cl 原子的电负性虽大,但原子半径较大,形成的氢键就很弱。 ④氢键有强、弱之分。 根据元素电负性大小,形成氢键的强弱次序如下: F—H…F >O—H…O >O—H…N >N—H…N ④氢键有强、弱之分 NH3 358 5.44 N—H … N CH3CONH2 286 —— N—H … O NH4F 268 20.93 N—H … F 甲醇、乙醇 266 25.94 冰 276 18.83 O—H … O (HF)n 255 28.03 F—H … F 化合物 键长/ pm 键能/ (kJ· mol-1 ) 氢键 一些氢键的键能和键长 乙酰胺 ①对熔点、沸点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分子发生缔合,化合物熔、沸点升高。 周期 ①对熔点、沸点的影响 分子内氢键,一般会使化合物的熔、沸点降低,汽化热、升华热减小。 邻硝基苯酚: 分子内氢键,熔点为45℃ 间硝基苯酚: 分子间氢键 ,熔点为96℃ 对硝基苯酚:分子间氢键 ,熔点为114℃。 硫酸、磷酸都是高沸点的无机强酸、中强酸,而硝酸由于生成分子内氢键,是挥发性的无机强酸。 ②对溶解度的影响 氨、醇类和羧酸分子通过生成分子间氢键而缔合,可以以任意比例溶于水。 分子间氢键 极性溶剂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如NH3、醇类和羧酸在H2O中的溶解。 相似者相溶原理 ②对溶解度的影响 低温下将CO2气体通入用NH3 饱和的NaCl 饱和溶液中,一步直接析出NaHCO3↓ 分子间氢键 侯德榜制碱法 NH3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H4Cl 2NaHCO3 Na2CO3 + H2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5章表面粗糙度及测量汇编.ppt
- 第3章___电位器式传感器汇编.ppt
- 第3章__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汇编.ppt
- 第9章 吸附概述.ppt
- 第5章不确定性推理汇编.pptx
- 第3章__天然放射性元素化学汇编.ppt
- 第9章(光纤通信相关技术)概述.ppt
- 第5章不确定性与风险汇编.ppt
- 第3章__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汇编.ppt
- 第5章财政支出理论汇编.ppt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