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三、由均方根速度计算层速度 第四节 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 * 小结—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 ①平均速度一定小于或等于均方根速度。 ②由叠加速度计算均方根速度: 均匀介质下求取的叠加速度就是真速度。 水平层状介质的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 界面倾斜时,叠加速度是等效速度Vφ,此时叠加速度作倾角校正后,得到均方根速度。 第四节 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 * ③由均方根速度计算层速度的Dix公式: 第四节 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 * 速度的用途及容差一览表 速度名称 主要用途 求取方法 误差 平均速度 Vav 时深转换 ⒈地震测井 ⒉声波测井 ⒊VSP资料 小于 5 % 层速度 Vn 计算平均速度; 变速构造成图; 地层、岩性解释; 砂泥岩百分比估计; 研究体积密度、孔隙度及含流体性质等。 ⒈地震测井 ⒉声波测井 ⒊ Dix公式 ⒋波阻抗反演 小于 2 % 叠加速度Vα、等效速度Vφ、均方根速度VR 确定最佳叠加速度,生成叠加速度曲线或叠加速度场,为动校正、水平叠加、偏移处理提供速度参数; 检查地震资料的处理效果; 识别多次波(低速能量团)和绕射波(高速能量团); 利用Dix公式求取层速度以便岩性解释、烃类检测等。 ⒈时距曲线分析方法 ⒉速度扫描 ⒊叠加速度谱 ⒋相关速度谱 小于 5 % * 本章习题 1.地震波的速度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 3. 计算层速度Vn 知:t01=1.0s, t02=2.0s, Vr1=2000m/s, Vr2=2550m/s. 求: V2=?(取整数) 2.平均速度与均方根速度之间的关系? 4.计算不同孔隙度的砂岩速度 知:砂岩骨架速度Vm=5200m/s,孔隙中充气, 气的速度Vl=430m/s 求:孔隙度Φ=0.1和0.2时,砂岩速度V=? * 本章习题 5.已知三层介质, h1, h2 ,h3,层速度为V1 ,V2 ,V3 知:h1=1000m, h2=1000m, h3=1000m,V2=3000m/s, V2=3500m/s, V3=4000m/s 求:平均速度 均方根速度 叠加速度 * * 井中观测资料包括 地震测井资料或零偏移距垂直地震剖面(VSP -Vertical Seismic Profile ) ——就求取平均速度和层速度而言,地震测井或零偏移距VSP方法在原理上是基本一致的,只是VSP方法无论在工作方式和效率上还是在资料的应用范围和求取速度的精度上,都比地震测井的要宽和高,目前VSP方法基本上取代了地震测井方法。 声波测井资料 两种资料都可求取相应的平均速度和层速度。 一、井中测定方法 第三节 速度的测定 1、地震测井 野外观测方法:用电缆将检波器放入深井中,在井口附近激发地震波,记录能量从震源传播到检波器的时间,每激发一次,就向上提升一次检波器。 井下检波器一般只有一个,所以地面要放多次炮,检波器不断移动。 要得到精确的平均速度,炮点离井口越近越好。 第三节 速度的测定 地层平均速度计算 计算速度时应从激发井井底O’算起 检波器的深度H,激发井深度为hc,激发井与深井的水平距离是d。 单程垂直旅行时t: 第三节 速度的测定 2、地震测井与声波测井 地震测井和声波测井都是求取平均速度和层速度的有效方法,其共同点和差别主要为: 第三节 速度的测定 地震测井 声速测井 频率范围 20-80Hz,更接近地震勘探实际情况 20kHz 工作条件 工作复杂,效率低 工作简单,效率高 测试的精度 平均速度值绝对误差小,划分层速度时较粗糙 平均速度值绝对误差大,能细致划分层速度。 此类方法通常把覆盖层视为均匀介质。 1、利用实际观测到的直达波或折射波资料,直达波或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斜率的倒数就是介质或折射层界面的平均速度。 2、对于均匀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采用x2~t2直角坐标系,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可展现为一条直线,该直线斜率的倒数就是介质的速度,利用这种方法求取的速度称之为有效速度。 二、时距曲线分析方法 第三节 速度的测定 第三节 速度的测定 动校正量 1、速度大小与动校正量的关系 V较小时,校正量偏大,校正过量 V较大时,校正量偏小,校正不足 V正确时,校正量准确,校正合适,同相轴被拉平 第三节 速度的测定 四、速度谱方法 2、速度谱计算速度的方法 第三节 速度的测定 第三节 速度的测定 第三节 速度的测定 起 始 t0 值 起 始 V0 → V 计算动校正量Δtx,v 用Δtx,v 作动校正,再叠加得Φv VVmax ? V+ΔV → V 得到该t0值的Φv~V曲线 t0+Δt →t0 t0 Tmax ? 得到一张Φv~t0速度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