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设计 本章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难点 第一节 机械动力学分析原理 一、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与生产阻力 第一节 机械动力学分析原理 二、机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第一节 机械动力学分析原理 二、机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续) 第一节 机械动力学分析原理 三、机械运动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 (一)机械运动方程式的建立 例20-1 例20-1(续) 第一节 机械动力学分析原理 三、机械运动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 (二)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 第二节 速度波动调节和飞轮设计 一、机械的运转过程 (一)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速度波动调节和飞轮设计 一、机械的运转过程 (二)机械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1、产生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 第二节 速度波动调节和飞轮设计 一、机械的运转过程 (二)机械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2. 速度波动的衡量指标 第二节 速度波动调节和飞轮设计 一、机械的运转过程 (二)机械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3. 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 第二节 速度波动调节和飞轮设计 二、飞轮设计 (一)飞轮调速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速度波动调节和飞轮设计 二、飞轮设计 (二)飞轮转动惯量的近似计算 第二节 速度波动调节和飞轮设计 二、飞轮设计 (三)飞轮主要尺寸的确定 例20-2-1 例20-2-2 例20-2-3 第三节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一、平衡的目的及分类 第三节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二、刚性转子的平衡设计 (一)静平衡设计 第三节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二、刚性转子的平衡设计 (一)动平衡设计 第三节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三、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 例20-3 例20-3-1 第四节 机械的效率分析 一、机械中的摩擦 例20-4 例20-4-1 例20-4-2 第四节 机械的效率分析 二、机械的效率 (一)机械效率 第四节 机械的效率分析 二、机械的效率 (一)机械效率(续) 第四节 机械的效率分析 二、机械的效率 (二)机械自锁 第四节 机械的效率分析 二、机械的效率 (二)机械自锁(续) 例20-5 例20-5-1 例20-5-2 例20-5-3 图 20-14 b) 例 20-4 图 如图20-14b所示,取曲柄为分离体。 由平衡条件可得 式中, 为连杆2作用在曲柄1上的总反力,其大小与相等,但指向相反;为曲柄轴中心A 到总反力的垂直距离。因此连杆2所受的力 为 1、机械效率的分析计算 用功的比值表示 用功率的比值表示 用力或力矩的比值表示 机械正常运转时,输入功等于输出功与实收功之和。即 2、机械系统的效率计算 (1)串联 图 20 - 15 串联系统 (2)并联 图 20 - 16 并联系统 (3)混联 图 20 - 17 混联系统 总反力R21 无论驱动力多大都无法使机械运动的现象,称为机械的自锁。 如图所示移动副 ,驱动力F. 有效分力 摩擦角 摩擦阻力 自锁条件: 滑块上的驱动力作用在其摩擦角之内,Ft ≤ F21。此时,无论驱动力如何增大,滑块始终不能运动,发生自锁。 图示转动副,作用在轴颈上外载荷为F 、轴心偏距为e。 当 时, F 的作用线在摩擦圆内. F 对轴颈中心的驱动力矩始终小于它本身所产生的最大摩擦阻力矩,则无论 F 如何增大,也不可能驱动轴颈转动,即出现了自锁。 由于 可见,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作用于摩擦角以内,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作用于摩擦圆内。 当 时,机械自锁。 图 20 - 13b) 轴颈与轴承的摩擦 1 - 轴颈 2 - 轴承 例 20-5 图20-19所示为楔块机构。已知楔块斜面角β= 60°,各接触面的摩擦因数均为f = 0.15。求: (1)当Q=100N时,需加多大的水平力 F 才能使楔块1克服 Q 而等速上升(不计楔块质量)? (2)需加多大的 F 才能维持楔块1在 Q 作用下等速下降? (3)若不加水平力 F ,使楔块1在力 Q 作用下 向下移动的条件是什么? 图20-19 例20-5图 1、2 -楔块 3 - 机架 解: 楔块1等速上升时,Q 为阻力,F 为驱动力; 楔块1等速下降时,Q 为驱动力,F为阻抗力。 移动副中构件所受总反力的方向必与该构件的 运动方向成钝角。 a) 图20-19 例20-5图 1、2 -楔块 3 - 机架 (1)楔块1垂直向上运动时的机构受力分析 当楔块2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向左运动时, 楔块1垂直向上运动(正行程)。 如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ICC护士进修汇报心得ppt.pptx
- 一次性使用止血套环产品技术要求北京中诺恒康生物科技.docx
- Q/GDW 13238.3—2018 10kV电力电缆采购标准(第3部分:10kV三芯电力电缆-专用技术规范).pdf
- 佛山事业单位真题2023.docx VIP
- 〖地理〗亚洲及欧洲——河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24).ppt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15章全,共400页).ppt
- 绿城企业文化系列读本绿城管理者论.doc
- 2025年轻人文娱消费趋势图鉴.docx VIP
- GBT17395-200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pdf VIP
-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早期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