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潘存云教授研制 F 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1.两工件之间的间隙必须有楔形间隙; 2.两工件表面之间必须连续充满润滑油或其它液体; 3.两工件表面必须有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芳方向必 须保证润滑油从大截面流进,从小截面出来。 ∑ Fy =F ∑ Fx ≠ 0 ∑ Fy =F ∑ Fx = 0 应用实例--向心滑动轴承动压油膜的形成过程: 静止 →爬升 →将轴起抬 转速继续升高 →质心左移 →稳定运转达到工作转速 e ----偏心距 e 二、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研究在点、线接触条件下,两弹性物体间的流体动力润滑膜的力学性质。 求解油膜压力分布、润滑膜厚度分布等问题 ▲在油膜压力下,摩擦表面的变形的弹性方程; ▲表述润滑剂粘度与压力间关系的粘压方程; ▲流体动力润滑的主要方程。 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前提: ----适应于低副中两零件之间的润滑问题, 润滑剂粘度不随压力变化; 零件摩擦表面为刚体; 潘存云教授研制 潘存云教授研制 依靠润滑剂的粘附作用,两圆柱体相互滚动时将润滑剂带入间隙。由于接触压力较高使接触面发生局部变形,接触面积增大,并形成了一个平行缝隙,在出油口处的接触面边缘出现了使间隙变小的突出部分,称为缩颈现象,此处形成了最小油膜厚度,出现了第二个峰值压力。 V2 F V1 V1 V2 F 赫兹接触区 V1 V2 F V1 V2 F 赫兹接触区 hmin h0 第二个峰值压力 干摩擦接触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机理:与干摩擦进行对比分析 潘存云教授研制 潘存云教授研制 潘存云教授研制 节流器 节流器 D ~ 工作原理:依靠供油装置,将高压油压入轴承间隙中,强制形成油膜。 特点:静压轴承载任何工况下都能胜任工作。 d0 d0 常用节流器 关键器件: 节流器 节流器作用:根据外载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各油腔内的压力。 油台 起密封作用 三、流体静力润滑 1) 静压轴承 2) 空气轴承 空气也是一种流体润滑剂,其粘度只有L-AN7润滑油的1/4000, 摩擦力小到可忽略不计,因此可用于数十万转的超高速轴承。 空气轴承的工作原理与液体润滑轴承本质上是一样。 分静压和动压两种。 气膜厚度----20 μm 制造精度↑ 严格过滤 优点:1)不随温度变化,可用于高温或低温; 2)没有油污染的危险; 3)回转精度高,运行噪音低。 缺点:承载能力不大,密封困难。 §4-1 摩 擦 §4-2 磨 损 §4-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 §4-4 流体润滑原理简介 §4-0 概 述 第4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摩擦作用 不利方面 a.克服摩擦消耗大量的功。总消耗功中约占1/3以上。 b.造成磨损。约80%坏损零件是由磨损造成。 c.产生热量。降低强度,引起机械热变形,改变原有精度 有利方面:利用摩擦力工作。如各种机械摩擦或无级变速器、摩擦离合器、摩擦压力机、紧固螺钉、螺母等,都是利用摩擦力来工作的。 §4-0 概 述 摩擦学----研究相对运动的作用表面间的摩擦、磨损和润滑,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应用的一门边缘学科。 ▲ 摩擦--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的相互阻碍作用现象; ▲ 磨损--由于摩擦而造成的物体表面材料的损失或转移; ▲ 润滑--减轻摩擦和磨损所应采取的措施。 关于摩擦、磨损与润滑的学科构成了摩擦学(Tribology)。 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约有 1/3~1/2 消耗于摩擦。 机械产品的易损零件大部分是由于磨损超过限度而报废和更换的。 减少摩擦 节省能源; 减少磨损 降低设备维修次数和费用,节省制造零 件及其所需材料的费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摩擦学的理论和应用必将由宏观进入微观,由静态进入动态,由定性进入定量,成为系统综合研究的领域。 二、摩擦的分类 内 摩 擦:在物质的内部发生的阻碍分子之间相对运 动的现象。 外 摩 擦:在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发生的相互阻碍 作用现象。 静 摩 擦: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的摩擦。 动 摩 擦:在相对运动进行中的摩擦。 滑动摩擦:物体表面间的运动形式是相对滑动。 滚动摩擦:物体表面间的运动形式是相对滚动。 ▲ “机械说” --摩擦原因是表面微凸体的相互阻碍作用; ▲ “分子说” --摩擦原因是表面材料分子间的吸力作用; 一、摩擦的机理 ▲ “机械-分子说” 两种作用均有。 §4-1 摩 擦 潘存云教授研制 潘存云教授研制 潘存云教授研制 1. 干摩擦 两零件表面直接接触后,因为微观局部压力高而形成许多冷焊点,运动时被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辐射本底控制高级讲座概述.pptx
- 第18次课16-234光的偏振0212级概述.ppt
- 辐射环境监测基础2013——赵顺平概述.pptx
-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新进展概述.docx
- 第18讲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sxfx18概述.ppt
- 福岛核事故的环境影响概述.pptx
- 第4章地图符号化汇编.ppt
- 第4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汇编.ppt
- 福建省2016年4月质检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概述.docx
- 福建省福州市2015届九年级4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和答案---WORD版(章富振)概述.docx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