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明确诗歌形象的内涵和种类。 归纳诗歌形象鉴赏的规律。 掌握诗歌形象鉴赏的答题方法。 三. 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及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试分析人物形象: ⑴塑造了一位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渴望重返战场,报效国家的诗人形象。 ⑵首联描写了秋夜星空的高远,颔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颈联、尾联表现作者在如此氛围中病卧在床,仍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 。 ⑶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方法二:分析人物的行为、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答案】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 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 的渴望 方法三: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答案:⑴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⑵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⑶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 方法四. 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题型归类二:描摹画面 提问方式: 诗歌(或某一联、或上阙等)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题步骤: 1、找出景物描写的诗句 2、用形象生动的文字翻译(修饰语) 3、用一句话总体概括画面(一般采取“何时何地怎样的景象(画面)”的格式)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小桥下幽幽江水穿过江南小村,水面之上倒影叠叠、浮萍片片。隐居在石湖别人很难打扰,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处处洞开。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分析:A、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 B、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远与近相生,浓艳的画面色彩,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