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地质学第2章02浅析.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虚脱现象和鞍状矿体 有时褶曲构造在空间不是呈单个背斜或单个向斜出现,而是以多个连续的背斜和向斜的组合形态出现。按其组合形态的不同可分为: 1.复背斜与复向斜 由一系列连续弯曲的褶曲组成的一个大背斜或大向斜。 2.隔档式与隔槽式 由一系列轴线在平面上平行延伸的连续弯曲的褶曲组成。当背斜狭窄,向斜宽缓时,称隔档式;当背斜宽缓,向斜狭窄时,称隔槽式 。 5、褶曲的构造类型 复背斜 复向斜 2、褶曲要素 核部 指褶曲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部 指褶曲两侧部位的岩层。 轴面 通过核部大致平分褶曲两翼的假想平面。根据褶曲的形态,轴面可是一个平面,也可以是一个曲面;可以是直立的面,也可以是一个倾斜、平卧或卷曲的面。 轴面与水平面或垂直面的交线称为轴线。 枢纽 指褶曲中同一岩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根据褶曲的起伏形态,枢纽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水平线,也可以是倾斜线。 脊线 背斜横剖面上弯曲的最高点称为顶,背斜中同一岩层面上最高点的连线称为脊线。 槽线 向斜横剖面上弯曲的最低点称为槽,向斜中同一岩层面上最低点的连线称为槽线。 轴面 轴线 核 翼 翼 1.按褶曲横剖面形态分类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反,倾角不相等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同,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 轴面近水平,两翼岩层产状近水平,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 3、褶曲的分类 轴面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差值小于5?) 直立褶曲 倾斜褶曲 倒转褶曲 平卧褶曲 直立褶曲 直立褶曲 倾斜褶曲 倒转褶曲 平卧褶曲 2.按褶曲纵剖面形态分类 水平褶曲:枢纽近于水平,呈直线状,延伸较远,两翼岩层界线基本平行。 倾伏褶曲 :枢纽向一端倾伏,另一端昂起。 倾伏褶曲 水平褶曲   枢纽水平时,在实际地形图上的表现为互相近似平行且呈直线延伸。   枢纽水平时,地质界线在平面图上仍表现为互相近似平行。   枢纽倾斜时,地质界线在平面图上表现为在一端封闭弯曲。 直立水平背斜       直立倾伏背斜   在实际地形图上,倾伏背斜的地质界线表现为在倾伏端封闭弯曲;倾伏向斜的地质界线表现为在仰起端封闭弯曲。 3.按褶曲在平面上的形态分类 线状褶曲 短轴褶曲 穹窿构造 构造盆地 线状褶曲:长宽比超过10∶1的褶曲; 短轴褶曲:长宽比为3∶1~10∶1的褶曲;  穹窿构造 长宽比小于3∶1的背斜构造。  构造盆地  长宽比小于3∶1的向斜构造。 A——穹窿构造 B——构造盆地 4、褶曲岩层的分布与判别 当地表岩层出现对称重复时,则有褶曲存在。如核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则为背斜;如核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则为向斜。然后,根据两翼岩层产状和地层界线的分布情况,则可具体判别其横、纵剖面上褶曲形态的具体名称。 (1) 通过横向、纵向观察,找地层界线、断层线和 、化石等,观察岩层是否有对称重复出现的现象; (2)比较核部与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比较两翼岩 层的走向和倾斜; (3)研究两翼相当层的平面形态。 走向 走向 倾向 倾向 顺层剪切褶皱的卡片模型 层面擦痕 牵引褶皱 菊石类化石 ★在不同层位的岩层中包含的化石各不相同 ★在不同地区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属于同一时代 地层间的接触关系,是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地质发展历史的记录。沉积岩、岩浆岩及其相互间均有不同的接触类型,据此可判别地层间的新老关系。 三、地层接触关系法 岩体相互穿插的关系 捕虏体 侵入接触 沉积接触 沉积岩 岩层间的接触关系 岩浆岩 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1.沉积岩间的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 沉积时代连续,上下岩层产状基本一致,地质界线呈平行带状分布。沉积环境持续稳定,各地层依次沉积,彼此平行。 (2)不整合接触:地层有明显间断,沉积时间不连续。 平行不整合(假整合):上下两套地层有沉积间断,岩层产状仍彼此平行。地壳先下降接受稳定沉积,后上升到侵蚀基准面以上接受风化剥蚀,再后地壳均匀下降接受稳定沉积。时代不连续,地质界线呈平行带状分布。 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有沉积间断,岩层产状彼此角度相交。地壳先下降接受稳定沉积,后挤压变形和上升剥蚀,再后下降接受沉积。 不整合面 常见底砾岩 平行不整合接触的形成过程 特征:  ①上下岩层的产状不平行;  ②在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存在沉积间断。  这一地史时期内曾发生过显著的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形成过程 不整合面 2.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 主要表现为岩浆岩间的穿插接触关系 运用切割律确定各种岩石形成顺序示意图 1-石灰岩,形成最早;2-花岗岩,形成晚于石灰岩; 3-矽卡岩,形成时代同花岗岩;4-闪长岩,形成晚于花岗岩;5-辉绿岩,形成晚于闪长岩;6-砾岩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