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气环境(之三).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大气环境(之三)

第 五 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之三) 非点源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模式 特殊情况下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模式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节非点源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 一、线源扩散模式 1无限长线源扩散模式 平坦地形上,一条繁忙的公路可以看作一无限长线源,他在横风向产生的浓度是处处相等的。 一无限长线源可看成由无限多个点源组成 点源的源强可用单位长线源源强表示 风向与线源垂直时,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为x轴。连续排放的无限长线源下风向浓度模式为: 风向与线源不垂直时,如果风向和线源交角为φ,且φ 45°,线源下风向浓度模式为: Φ 45°时,不能用此模式 2有限长线源扩散模式 考虑边缘效应 三、面源扩散模式 平原城区排气筒高度不高于40m或排放量小于0.04t/h的排放源按面源处理 1按虚拟点源计算的面源扩散模式 面源边长的选取一般在0.5km到10km之间。“制定技术原则和方法”推荐1、2、4km 虚拟点源的面源扩散模式Ⅰ 由σy0和稳定度可应用帕斯圭尔曲线反求出xy0,也可由稳定度和σy0的幂函数表达式反求得xy0。 虚拟点源就设在面源单元形心处上风向xy0处。 代入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求出下风向各面源单元形心处的地面浓度 虚拟点源的面源扩散模式Ⅱ 把面源作为在y方向上污染物浓度分布是均匀分布的点源来处理。 2国家气象局面源扩散模式 (1)在满足高架连续点源假设条件下,面源源强在横风方向上(y方向 ,至少在y轴向的(-b,b 区间内是均匀分布的 2 某一点的污染物浓度是由正上风向各面源单元的贡献之和。其余的面源单元贡献为零 (3)把有贡献的各面源单元看作为高架连续点源,位于面源单元评价点对边的中点,源强为面源单元的源强。 三、体源扩散模式 当无组织排放源为体源时,地面浓度可按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计算,需对扩散参数进行修正。 第八节特殊情况下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模式 一、封闭型扩散模式 通常出现上部逆温情况,使污染物的铅直扩散受到拟制 有上部逆温时的扩散称为封闭型扩散 1.封闭型扩散模式推导思路 假设:扩散的逆温层中的污染物忽略不计;把逆温层和地面看作是起全反射作用的镜面; 可用像源法处理,污染物浓度可以看成实源和无穷多个像源作用之和。 地面到上部逆温层底之间的空间中任一点的污染物浓度可按下式计算: 2封闭型扩散地面轴线浓度模式的应用简化 公式(5-92)应用很繁杂,简化计算: (1)烟流高度尚未到达逆温层底 (2)经过三次反射像源起作用的距离上,铅直浓度分布是均匀的,设这个距离为xu (3)距离在xD和xu之间地面浓度计算 一般用对数内插法估算 二、熏烟型(漫烟型)扩散模式 辐射逆温造成,多发生在日出后8:00-10:00,因地而异。 估算方法:假设烟流原来是排入稳定层结的大气中,当逆温层破坏到高度为hi时,在高度hi以下污染物浓度的铅直分布是均匀的。 此时的y向扩散参数σyF应比稳定层结条件下的σy要大。 当逆温层破坏到高度hi时,地面污染物浓度模式为: 当逆温破坏高度恰好等于烟流上边缘高度时,烟流全部向下垂直混合,使地面熏烟浓度达到极大值: 三、小风和静风时的点源扩散模式 小风(1.5m/s u10≥0.5m/s) 静风(u10 0.5m/s)--上述模式不再适用 1小风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不能忽略顺风向(x向)扩散作用 用瞬时高斯烟团模式代替烟流模式模式 将烟团模式应用到小风连续点源的扩散当中 设连续点源的源强为Q,可以把Δt时间内释放的污染物Q Δt看成瞬时释放的一个烟团,于是可以应用烟团模式。 2静风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一种是由上述小风条件下高架连续点源地面浓度模式令风速等于u 0得到 另一种:假设污染物沿着铅直方向为高斯分布,水平方向同心圆上均匀分布 四、颗粒物的倾斜烟云模式 粒径大于10微米的粒子有明显的沉降作用,地面对其不能发生全反射作用,和高斯扩散模式假设不符 粒子在静止介质中的沉降速度可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 烟流中心线向地面倾斜,相当于有效源高的减少 第十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一、评价的目的和程序 1评价目的 查清建设项目周围空气现状 预测项目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对大气污染控制措施进行论证 新建项目的选址可行性 2评价技术程序 《技术导则》HJ/T2.2-93中推荐。 二、评价工作的分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 1评价工作分级 共分为三级,不同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工作深度不同。 方法:选择1-3各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别计算其等标排放量 根据P计算值按表5-17划分工作等级 2评价范围的确定 对于一、二、三级评价 大气评价范围边长16-20km、10-14km、4-6km 三、评价大纲的编制 专题评价-大气专题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①调查范围 按评价等级以拟建工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