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辛凉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2、掌握薄荷、蝉蜕、菊花、柴胡、葛根功效应用。
3、掌握菊花与桑叶;柴胡与葛根、升麻功用异同点。
4、熟悉牛蒡子、桑叶、升麻、蔓荆子功效特点。;定义:性味辛凉,以疏散风热为主要作用,治疗风热表证的药物,称发散风热药。
性能特点:
性味:辛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
归经:肺
功效:疏散风热、发汗作用较缓和。
适应证: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苔薄黄、脉浮数。
另:某些药物具有清头目、利咽喉、宣肺止咳、透疹等作用,故还可用治风热目疾、咽喉肿痛、麻疹不透以及风热咳嗽。
本节重点药物:薄荷、蝉蜕、菊花、柴胡、葛根
;薄荷《新修本草》; 薄荷《新修本草》
要点:清利头目,利咽喉,透疹。
命名:原名菝苛,薄荷为其之音讹。
别名:南薄荷、薄苛、升阳菜
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茎叶入药。
产地:我国南北均产,尤以江苏产者为佳。
采集炮制:收获期因地而异,一年可采收2-3次。
单用其叶—薄荷叶,偏于发汗解表
单用其茎—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处方用名:南薄荷——主产于我国南方。
苏薄荷——产于江苏苏州,为道地药材;性味:辛凉
归经:肺、肝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分析:
辛以发散
入肺经走肌表—疏散风热,透发麻疹
凉以清热
入肝经疏散肝经风热以清利头目
清轻凉散
入肺经疏散肺经风热以利咽喉
味辛行气入肝经—行肝经气滞而疏肝解郁;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病在卫分)
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故可治疗。常配伍银花、连翘、牛蒡子,如银翘散。
2、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病因病理:风热之邪,犯于肝经,循经炎目,或犯于肺经,内灼肺脏,上蒸咽喉。
薄荷辛凉入肺、肝二经,可疏散肝、肺二经风热,清头目,利咽喉,以疗诸证。
风热上攻,目赤肿痛,多配合桑叶、菊花。
风热壅盛,咽喉肿???,常配桔梗、甘草、荆芥。
;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病因病理:风热束表,疹出不畅。
本品质轻宣散,有宣毒透疹之功,可治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方如透疹汤。常与荆芥、蝉蜕、牛子配伍。
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病因病理:情志不遂,肝气郁滞
薄荷具疏肝解郁之功,常与柴胡、白芍配伍,如逍遥散。
;用量用法:3~6g,煎服,宜后下。
使用注意:有退乳的副作用,哺乳期妇女不能多用。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用。
药物成分:含挥发油。
药理实验:
1、兴奋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使机体散热增加,故有发汗解热作用。
2、兴奋胃肠道平滑肌运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制止肠内异常发酵,有制腐作用。;
按语:
薄荷味辛主散,性凉清热,质轻升浮,能疏散在上在表之风热。入肺经疏肌表之风热而透疹;散上焦之风热而利咽;入肝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行肝经气滞而解郁。故为疏散风热的要药,疏肝解郁的佳品。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肝郁气滞等。
;牛蒡子;;桑叶《神农本草经》; 桑叶; 菊花《本经》 ; 菊花《本经》
菊花是百花中的君子,和竹、梅、兰并驾齐驱,是高雅和坚贞的象征。菊花不仅可供人欣赏,而且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河南也是菊花盛产之地,有名的四大怀药之一,怀菊花。
要点:清肝明目,眼科要药。
命名:菊本作蘜从鞠。鞠——穷也。
《月令》:九月,菊有黄花,华事此而穷尽也。
别名:甘菊花(白菊花),滁菊、药菊;杭菊(黄菊花)怀菊、家菊、九月菊。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入药
产地: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四川。
采集炮制:寒露开放,霜降前后摘取。
种类:
入药有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
白菊花味甘,平肝、清肝明目多用
黄菊花疏散风热力强,外感风热多用。
野菊花清热解毒力强,外科痈肿疮毒多用。
《日用本草》:“花大而香者为甘菊,花小而黄者为黄菊,花小而气恶者为野菊。;根据产地而命名:
河南怀庆(怀菊)河南四大怀药之一
安徽亳县(亳菊)最佳 白菊花
安徽滁县(滁菊)常用,较优 (甘菊花)
四川(川菊)较次
浙江杭州(杭菊)—黄菊花
性味:辛、甘、苦、微寒。
归经:肺、肝。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味辛能散
入肺经(肺主皮毛)—疏散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