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土x壤水
土壤肥料学;教学内容;4.1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性;一.我国水资源概况;3. 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组合不协调
我国北方耕地多而水资源量小,南方地区耕地少而水资源丰富。
我国农业水资源缺乏且用量大,但利用率低,短缺与浪费是我国农业用水紧张的重要特征。
4.水质差、水污染严重;水分利用率低。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很高,接近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三倍,很难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 ;二.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4.2 土壤水的基础知识;一★.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 容积百分数(水v%)
土壤所含水分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土壤水贮量是指一定面积和厚度土壤中含水的绝对数量。在土壤物理,农田水利学、水文学中经常要用到,它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
例: 容重为1.2g/cm3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10%,田间持水量为30%,
降雨10mm,若全部入渗,可使多深土层达田间持水量?
解: 先将土壤含水量水w%换算为水v%
初始含水量 水v%=10%×1.2=12%
田间持水量 水v%=30%×1.2=36%
因水mm= 水v% ×土层厚度
土层厚度=水mm/水v%=10/(0.36-0.12) =41.7(mm)
;? 即一定面积一定厚度土壤中所含水量的体积数
? 在数量上,它可简单由hw与所指定面积(如1亩、1公顷)相乘求出,但要注意二者单位一致性。
? 在灌排计算中常用到这一参数,以确定灌水量和排水量; 作用:与灌溉水量的表示方法一致,便于计算库容和灌水量。
例:一容重为1g/cm3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12%,田间持水量为30%,要使30cm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80%,需灌水多少(方/亩)?
解:田间持水量的80%为:30%×80%=24%
30cm土层含水达田间持水量80%时
水mm=(0.24-0.12)×1×300=36(mm) 2/3×36=24(方/亩) ;4.土壤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 of soil);二.土壤含水量的测试技术-自学;三.土壤墒情(了解) ;2.? 墒情的判断;4.3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一.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特征与性质;(二)土壤水分类型及性质;土壤水分类型;1.吸湿水(soil hygroscopic water) ;p90;2.膜状水(soil film water);膜
状
水
示
意
图;3、毛管水(soil capillary water);根据是否与地下水相连分:;①毛管上升水:;土 粒;水沿
着毛
管上
升;②毛管悬着水;②毛管悬着水;不同质地,土壤田间持水量有很大不同;4、重力水(soil gravitational water);二、土壤水分的能量概念;(一)土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负值;2.土水势的各分势(了解);; 渗透势是由土壤中可溶性盐所引起的势,它在盐渍土中常具有较大的意义。相当于从土壤溶液中,透过半透膜抽吸单位数量的水所做的功。
渗透势是负值。土壤溶质浓度越高,渗透势越低。
渗透势只有当存在半透膜时才对水分运动起作用。 ;压力势(?p)是指在土壤水饱和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力而产生的土壤水势的变化。
压力势是正值。只有当土壤水分饱和时才有压力势,在不饱和土壤中压力势为0。饱和土层越深,压力势越高。;土壤总水势 ;(二)土壤水吸力(soil water suction);(三)能量单位及表示方法;土水势的测定方法(自学);适用范围800/850 hPa以下的土壤水吸力。;(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0 10 20 30 40 50 60 70;三、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土壤含水量;图:土壤持水量不同阶段的形态、能量指标和有效状况;2.土壤中有效水含量的计算;图5-3 不同质地土壤的有效水分含量???;土壤质地; 水分高效利用的途径:
合理开采、分配和管理;
减少输水损失;
提高灌溉效率。;小结;第四节 土壤水的运动规律;一.态水的运动;表4-6 土壤饱和导水率(㎝/h)
的分级;(二)不饱和流;(三)土壤水分的入渗与再分布;表4-7几种不同质地土壤最后稳定入渗率㎜/h;2.土壤水分的再分布;二、气态水的运动;★(二)土面蒸发规律(三个阶段);三.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图5-4 SPAC系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