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哲学教育——访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doc

我们时代的哲学教育——访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时代的哲学教育——访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doc

PAGE  PAGE 9 我们时代的哲学教育 ——访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 2012年05月16日 来源:2012年5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04期 作者:本报记者 莫斌 【核心提示】哲学要“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教育”在这里不只是一个“过程”,而是“目的”本身。哲学的这种社会功能表明了一个重要道理,这就是,“哲学”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哲学教育”,搞哲学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从事“哲学教育”。   关于哲学,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更是强调,哲学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尊敬他自己,并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如何进行哲学教育,成为每一位哲学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近日,本报记者就哲学与人生、哲学与思想、哲学与教育等话题采访了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   1 哲学应为对思想的前提批判   《中国社会科学报》:孙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今年是您从教三十周年,首先向您表示祝贺!   孙正聿:我是1966年的高中毕业生,1977年恢复高考进入大学,1982年才开始任教,从“年龄”与“教龄”的比例上看,我从教的时间并不算长。自己的感觉是从“青年教师”一下子就变成了“老教授”。我在2007年出版的《文集》后记中写下了这样几句话:“逝去了的是无法重复的生活,存留下来的是仍然使自己激动的思想。如果这些让我激动起来的思想,也能够真实地激动读者,那当然就是我最大的欣慰,最大的幸福了。”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是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还在2010年获得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至今仍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课程,能回忆一下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情形吗?   孙正聿:1982年留校任教时,我已经36岁,第一次上讲台的心情不是紧张,而是兴奋,渴望把自以为想明白的道理讲给学生。我那时先后给法律系、经济系、物理系的学生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如何勾勒宏观线索,怎样进行细节分析,如何提示疑难问题,怎样激发学生兴趣,甚至讲到什么地方有恰到好处的板书,讲到什么地方恰如其分地引经据典,都是精心准备的。任何事情的开端都是重要的。讲好第一堂课,就会充满自信地讲好每一堂课。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自己的“不惑之年”曾写下“年过不惑亦有惑,爱智求真敢问真;是是非非雕虫技,堂堂正正方为人”。听说您六十岁时又写了“咏叹哲学”,表达您对哲学的理解。能让我们分享您对哲学的“咏叹”吗?   孙正聿:我不会写诗,但还想简洁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对哲学的感悟,所以在“不惑之年”写下了那样几句话。“有惑”和“问真”,表达了我对“爱智”的哲学的理解。   按我的理解,哲学就是“对自明性的分析”,也就是把人们习以为常、毋庸置疑的观念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揭示人们构成思想的诸种前提,从而变革人们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人们对真理、正义、自由和更美好的事物的追求。用我在《哲学通论》里的概括,哲学就是对思想的前提批判。哲学的前提批判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构成思想的基本方式的前提批判,也就是对宗教、艺术、科学和哲学的前提批判;二是对构成思想的基本逻辑的前提批判,也就是对外延逻辑和内涵逻辑的前提批判;三是对构成思想的基本观念的前提批判,也就是对存在、规律、真理、价值、正义、自由等观念的前提批判;四是对构成思想的基本信念的前提批判,也就是对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前提批判。追究生活信念的前提,探索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询问评价真善美的标准,这就是哲学的前提批判。   刚才我说了,我不会写诗,可是随着年龄增长,还想从宏观上表达我对“哲学”的感受和体悟,所以六十岁时又写了名曰“咏叹哲学”的几段文字。我把其中的一段念给你听。   “我常常在房间里踱步——被思想激动得不能安坐;    我常常在窗台前眺望——用思想窥见澄澈的天光;    我常常在书桌前疾书——让思想在笔端自由流淌。”   2 当代中国哲学需展现历史感、现实感与逻辑感   《中国社会科学报》: 您对哲学的感悟,一定会激发读者对哲学的兴趣。接着想请您谈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的理解。   孙正聿:在哲学研究中,我喜欢从总体上把握哲学的历史与逻辑。近年来,我写了《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涵义与意义》等文章,分别阐述了我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状况与走向的理解以及我对哲学与哲学史、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与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的关系的理解。   从总体上说,我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概括为“解放思想的哲学与哲学的思想解放”,也就是在推进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过程实现哲学本身的思想解放,又在实现哲学本身思想解放的过程中推进当代中国的解放思想。具体地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