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评价LECD.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风险评价LECD

LECD风险评价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 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三个主要因数的评价方法如表1、2、3、4所示 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表2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包括四班三运转)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5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2009-07-07 18:42 危险源辨识、管理及申报范围 危险源管理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现场破坏或其他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从本质上讲,危险源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两方面因素。 危险源风险辨识 工作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确定是否可承受风险制定风险控制计划——评审控制计划的充分性——实施情况验证 危险源辨识 3.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 a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对单位所有的场所、物品、材料、工艺流程、设备和人员进行分析,识别危险源,风险识别从各种能量入手,如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势能等。 风险评价方法:LECD法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危险源管理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现场破坏或其他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从本质上讲,危险源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两方面因素。 危险源风险辨识 工作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确定是否可承受风险制定风险控制计划——评审控制计划的充分性——实施情况验证 E——人员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时间) 连续暴露(如8小时不离岗)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日到某处几次)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危险性分值D LEC D值 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五级 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四级 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三级 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二级 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一级 对固有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a消除危险。 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及产品设计之初,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达到厂房、工艺、设备、设备部件等结构布置安全,机械产品安全、电气安全、无毒、无腐、无火灾爆炸物质安全等,从本质上根除潜在危险。 ?? b控制危险。 采用诸如熔断器、安全阀、限速器、缓冲器、爆破膜、轻质顶棚等办法,限制或减小危险源的危害程度。 c防护。 从设备防护和人体防护两方面考虑。对危险设备和物质可采用自动断电,自动停气等自动防护措施,高压设备门与电气开关联锁动作的联锁防护,危险快速制动防护,遥控防护等措施。为保护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可采用安全带、安全鞋、护目镜、安全帽、面罩、呼吸护具等具体防护措施。 d隔离防护。 对于危险性较大而又无法消除和控制的场合,可采用设置禁止入内标志,固定隔离设施,设定安全距离等具体办法,从空间上与危险源隔离开来。 e保留危险。 对于预计到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而从技术上及经济上都不利于防护时,可保留其存在,但要有应急措施,使得“高危险”变为“低风险”。 f转移危险。 对于难以消除和控制的危险,在进行各种比较、分析之后,可选取转移危险的方法,将危险的作用方向转移至损失小的部位和地方。 事故是由于客观存在着的“危险源”受到人或组织的“不安全行为”的触发,导致能量以外释放、转化,伤及人或设施的事件。简称“二因素”事故致因机理。 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在危险源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危险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