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成电路在通信上的应用 二、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几个热点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移动通信手机、移动因特网、“蓝牙”和无线局域网等。 集成电路对无线通信的影响是巨大、深远和关键的。一个很具体的实例就是软件无线电的应用。无论是GSM、CDMA还是3G,一个典型的手机芯片组包括:基带信号处理器,射频(RF)电路和各类话音和数据接口。 集成电路在有线通信设备中的应用最早也最广泛,如数字程控交换机,光同步数字网(SDH)传输设备、路由器、会议电视、必威体育官网网址通信、TDMA/FDMA/CDMA各种调制方式等。早期的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大多根据系统的要求来定制。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的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已经开始引领通信设备的发展,如前文所谈到的“蓝牙”技术,就是芯片成功在前的典型实例。 集成电路在通信上的应用 现如今被我们熟知的一项无线接入技术称为无线局域网,它试图将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和笔记本电脑连接起来。利用已存在的、覆盖优良的GSM网络或CDMA网络,以比较简单、快捷的方式将PDA和笔记本电脑接入internet,以便随时随地向用户提供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在内的窄带数据服务。大量的数字家电产品(如MP3、网络音频点播器等)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下载信息或实现远程控制。这类产品的主要难点仍然在芯片的性能和成本上,若解决不了低成本的集成电路芯片,产品的大面积推广就会遇到巨大的困难。 集成电路的进步对解决因特网的带宽“瓶颈”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上个世纪90年代路由器只有“兆比特”的处理能力,因特网的关键瓶颈是路由器。今天,路由器已从传统的基于总线(背板)交换、软件包转发和集中式处理结构演变到基于交换矩阵、硬件包转发和分布式处理结构。路由器的处理能力和吞吐量大大提高,可以达到Gbps、甚至Tbps。随着路由器处理能力的提高,核心路由器和接入路由器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往的核心路由器已开始向网络边缘转移,核心路由器正在向更高速度,更大吞吐量发展。随着这个变化,集成电路对数据网的贡献将逐渐转向网络边缘,转向接入。而骨干传输网速度的提升则更多地要依赖于光技术,特别是集成光路的引入。 三、集成电路在通信方面遇到的难题 Thank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成电路 的发展与应用 Integrated circuit Time Youth 测控1401 第二组 组员:刘金涛 王栋 王清 吴天昊 甘智超 集成电路(IC) 所谓集成电路(IC),就是在一块极小的硅单晶片上,利用半导体工艺制作上许多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及电阻、电容等元件,并连接成完成特定电子技术功能的电子电路。从外观上看,它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器件,集成电路在体积、重量、耗电、寿命、可靠性及电性能方面远远优于晶体管元件组成的电路,目前为止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电视机、录像机等电子设备中。 世界集成电路发展史 1912年前后,电子管的制作日趋成熟引发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1906年,第一个电子管诞生; 1920年,发现半导体材料所具有的光敏特性; 1918年前后,逐步发现了半导体材料; 1932年前后,运用量子学说建立了能带理论研究半导体现象; 1956年,硅台面晶体管问世; 1960年12月,世界上第一块硅集成电路制造成功; 196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使用比较完善的硅外延平面工艺制造成第一块公认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1997年:300MHz奔腾Ⅱ问世,采用0.25μm工艺,奔腾系列芯片的推出让计算机的发展如虎添翼,发展速度让人惊叹。 2009年:intel酷睿i系列全新推出,创纪录采用了领先的32纳米工艺,并且下一代22纳米工艺正在研发。 世界集成电路发展史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由于电子管体积大、功耗大、发热厉害、寿命短、电源利用效率低、结构脆弱而且需要高压电源的缺点,很快就不适合发展的需求,被淘汰的命运就没躲过。 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晶体管很快就成为计算机“理想的神经细胞”,从而得到广泛的使用。虽然晶体管的功能比电子管大了很多,但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晶体管也越来越不适合科技的发展,随之出现的就是能力更强的集成电路了。 中国集成电路发展史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1976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电路为中国科学院109厂研制的ECL型电路; 1986年,电子部提出“七五”期间,我国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