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建设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 略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总体思路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根据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也曾提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 1842年,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里,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直接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和谐”,而是“全体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 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长期实践中,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同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十三届四中全会会场 江泽民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许多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重要命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社会。 中国古代丰富的关于社会和谐的美好设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根本无法实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对于社会和谐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在苏联刚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时,由于缺乏经验和认识上的偏差,他们把阶级对抗和社会矛盾混同起来,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消灭了阶级对抗,也就不存在社会矛盾了,整个社会只有统一、团结、和谐、一致,而看不到社会存在的利益差别、矛盾、冲突,甚至对抗,这种观点是造成阶级斗争扩大化,造成社会的动荡和不和谐的历史原因。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根据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描述过地方和地方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都有矛盾。这个时期,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分化受到严格限制,因此这些矛盾是在控制与服从的关系中解决的,社会在控制与服从的统一中实现了静态的和谐。 1957年后,我们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即片面地强调社会的矛盾和斗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企图依靠阶级斗争去推动生产的发展,结果不但使社会发展出现经济与政治关系严重失调,背离了经济建设这一主要任务,而且使社会长期处于敌对和动乱的状态,社会和谐受到严重破坏。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制度决定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和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国相继开始摒弃“有增长,无发展”的传统发展观,逐步建立了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 继联合国先后提出《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发展指数”之后,一些国家(如北欧国家)提出了“社会和谐”的理念。 党的十六大会场 江泽民在十六大上 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党对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