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补加有机氮源 根据产生菌的代谢情况,可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某些具有调节生长代谢作用的有机氮源,如酵母粉、玉米浆、尿素等。如土霉素发酵中,补加酵母粉,可提高发酵单位。 (b)补加无机氮源 补加氨水或硫酸铵是工业上常用的方法。氨水既可作为无机氮源, 又可调节pH。在抗生素发酵工业中,通氨是提高发酵产量的有效措施,如与其它条件相配合,有的抗生素的发酵单位可提高50%左右。当pH偏高而又需补氮时,可补加生理酸性物质硫酸铵, 以达到提高氮含量和调节pH的双重目的。还可补充其它无机氮源, 但需根据发酵控制的要求来选择。 3、磷酸盐浓度对代谢的影响及其控制: 促进初级代谢、抑制次级代谢,改变糖代谢途径、抑制次级代谢产物前体的形成,抑制或阻遏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酶的合成及活性。 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磷酸盐浓度为0.3-300mmol/L,适合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所需的浓度平均为1.0mmol/L 方法: 采用亚适量的磷酸盐浓度,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和使用的原材料通过实验确定 4、前体(precursor)浓度对代谢的影响及控制: 前体不仅有毒性,而且还能被菌体氧化分解。 发酵过程中加入前体的数量采取少量多次或连续流加的方法加入。 发酵过程的补料控制 补料的作用: 发酵过程中的补料也称作补料分批培养(fed-batch culture,FBC): 优点: (1)解除底物抑制 (2)避免在分批发酵中因一次性投料过多或菌体过量生成、发酵液过于粘稠、氧的传递能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3)可为发酵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最优化控制提供必需的方法。 (五)菌体浓度的影响与控制 菌体浓度(简称菌浓,cell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培养液中菌体的含量。 1、影响菌体浓度的因素: (a)微生物的种类和遗传特性; (b)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基质的抑制作用 (c)菌体生长的环境条件。 2、菌体浓度对发酵产量的影响 初级代谢产物发酵:菌浓愈大,产物产量愈大; 次级代谢产物发酵:菌浓过高,影响发酵产物的产量。 原因: 当菌浓过高时,营养物质消耗过快,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明显降低; 有毒物质的积累,可能改变菌体的代谢途径; 当菌浓过高时对培养液中溶解氧浓度的影响尤为明显。 3、最适菌浓的控制: 在抗生素生产中,如何确定最适菌体浓度是提高抗生素生产能力的关键。 (a) 调节培养基的营养基质浓度控制菌浓:使基础培养基的配比适当,以避免产生过高或过低的菌浓; (b)通过中间补料控制菌浓:当菌浓较低时,可补加部分氮源或磷酸盐; (c)必要时可向发酵罐中补无菌水,降低发酵液的菌体浓度: 即可降低菌浓又可降低发酵液的粘度。 (六)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思考泡沫产生的原因? 发酵性泡沫:微生物细胞生长代谢和呼吸排出的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等 思考泡沫对发酵的影响? 装料系数仅为0.6-0.7 1、发酵过程泡沫产生的原因 (1)通气搅拌的强烈程度 通气大、搅拌强烈可使泡沫增多,因此在发酵前期由于培养基营养成分消耗少,培养基成分丰富,易起泡。 先开小通气量,再逐步加大。搅拌转速也如此。 也可在基础料中加入消泡剂。 (2)培养基配比与原料组成 培养基营养丰富,黏度大,产生泡沫多而持久,前期难开搅拌。 例:在50L罐中投料10L,成分为淀粉水解糖、豆饼水解液、玉米浆等,搅拌900 rpm,通气,泡沫生成量为培养基的2倍。如培养基适当稀一些,接种量大一些,生长速度快些,前期就容易开搅拌。 (3)菌种、种子质量和接种量 菌种质量好,生长速度快,可溶性氮源较快被利用,泡沫产生几率也就少。菌种生长慢的可以加大接种量 (4)灭菌质量 培养基灭菌质量不好,糖氮被破坏,抑制微生物生长,使种子菌丝自溶,产生大量泡沫,加消泡剂也无效。 2 、起泡的危害 (1)、降低生产能力 在发酵罐中,为了容纳泡沫,防止溢出而降低装液量 (2)、引起原料浪费 如果设备容积不能留有容纳泡沫的余地,气泡会引起原料流失,造成浪费。 (3)、影响菌的呼吸 如果气泡稳定,不破碎,那么随着微生物的呼吸,气泡中充满二氧化碳,而且又不能与空气中氧进行交换,这样就影响了菌的呼吸。 (4)、引起染菌 由于泡沫增多而引起逃液,于是在排气管中粘上培养基,就会长菌。随着时间延长,杂菌会长入发酵罐而造成染菌。大量泡沫由罐顶进一步渗到轴封,轴封处的润滑油可起点消泡作用,从轴封处落下的泡沫往往引起杂菌污染。 泡沫高度( 空气流量(升 / 分) 不同有机氮源起泡能力的比较 泡沫的控制和防治 (1)调整培养基的成分,减少泡沫的产生 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减少易起泡成分的用量;②更换原材料的品种、产地或加工方法;③将易起泡的培养基成分通过补料的方式逐渐加入;④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消泡剂,抑制泡沫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