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荣脉学笔记1脉诊史略(一)论述.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小荣脉学笔记1:脉诊史略(一) 脉诊的历史源远流长,她随着中医学的形成而逐渐出现,又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经历了起源、成长、成熟定型、发展诸阶段.成为中医学极其重要的诊法之一,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纵观历代名医不是无一脉诊高手.因之被认为是中医学极其鲜明的最具特色的标帜,其临床重要性和学术价值无庸置疑. 一.脉诊起源 脉诊之雏形是源于经络和经络检查,出自医经家.是古代广大劳动人民和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逐步摸索出的一种诊察方法.早期的脉学资料散见于《史记.扁鹊传》,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脉法》、《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及《内经》等.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脉诊起源的脉络. 二.以《内经》成书为代表的脉诊成长阶段 古法经络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后世中医检查中的望鱼际、察指甲、看舌下脉络、观小儿食指络脉与耳背络脉以及腧穴诊法、尺肤按诊法等等均属古法经络检查的传承. 古法经络检查是对络脉和体表较表浅的经脉循行及其穴位进行色诊、脉诊的检查.故有"能合舌脉,可以万全"之论. 《内经》时期古脉法(脉法的诊察技法)有气口、喉手以及遍诊法的十二经诊法和三部九候诊法.《内经》书中出现了脉诊专论.其诊脉用一指而不是如同后世的用三指,并沿袭经络检查传统之"弹法"、"循法"以及各部脉的比较法等等.《内经》记载了30多种脉象和主病.反映了《内经》时期经络检查技法灵活多样;脉名脉形记载繁多;脉法资料丰富.因此,可以认为《内经》时期是脉学的成长阶段.以《内经》成书为代表. 另外,还有《难经》的脉诊法和仲景脉法. 三.以《脉经》成书为标志的脉诊定形阶段 《脉经》是第一部脉学专书,其后至今近2000年脉学著作虽多,但基本上仍不出《脉经》范围.为古脉法之嬗递,后世脉法的开端.使脉诊成为中医学的独立学科. 《脉经》完成了独取寸口脉诊法;确定了寸口三关的划分及分主脏腑.使独取寸口法在分部主病方面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内容;明确了24种单脉并规范了脉名与脉形;提出了相类脉及其鉴别;系统总结了各种脉象的临床意. 四,进展缓慢的后世脉法时期 自《脉经》以后,脉学成就没有大的突破,发明不多.脉学主要是向通俗化\图解化\简约化发展. 1.通俗易记的脉诀广泛传播:如六朝高阳生《王叔和脉诀》;南宋崔嘉彦《崔氏脉诀》. 2.插图脉书的兴起:《脉经》的脉图已佚,为使后学者易于理解脉象的指下形状,出现了插图脉书.如宋许叔微《仲景36种脉法图》;宋施发在《察病指南》中最早运用脉象示意图. 3.执简驭繁的脉著增多:较有名的数李时珍的《濒湖脉学》...... 五.近代脉学与展望 近代随着中西医汇通的兴起,有些医家作了用现代医学的理论观点阐发脉理的尝试,但如同用脉象描记仪进行脉图研究一样,结果均不理想! 中医临床对脉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脉诊学,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限制,脉诊一直依靠指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故有"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之论!导致脉学非易,更遑论脉学的突破发展了! 中医著作和中医医师本身对脉学所释并不实际,语涉玄虚令人有莫测高深之惑,最为言脉者所忌! 李小荣脉学笔记2:脉诊史略(二) 一.夏商春秋时代 1.最早的专著: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脉法》、《阴阳脉死候》、《足臂十一脉灸经》为论述据脉诊病和经络诊法的专著。 2..春秋战国时代:扁鹊本名秦越人(约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运用"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诊虢太子的"尸厥"证;诊齐桓公由表及里的病传过程;诊越成侯的血脉病.证明了他具有高超的诊法技艺.故后人认为扁鹊是脉诊的始祖,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二。先秦两汉时期 1.《内经》各种诊法中的按脉诊法是论述最为详备精深的。论病脉种类达71种单脉及329种兼脉。 2. 西汉淳于意的25例诊籍皆以诊脉为主。 3.东汉末年华佗《中藏经》有论脉专篇. 4.张仲景《伤寒论》398条中关于脉诊的原文有146条,“辨脉法”34条和“平脉法”42条两篇专论。《金匮要略》中有脉象记载138条。每篇又均以“辨某某病脉证病治”为篇名。仲景脉法以四诊合参进行凭脉辨证,因证选方。广泛用于辨别证候、阐发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三。两晋隋唐时期 1.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集汉以前脉学研究之大成,共10卷98篇,定寸口脉诊法和24种脉象。 2.唐王超《仙人水镜图诀》从《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发展出诊小儿指纹。 四。两宋金元时期 1.南宋施发《察病指南》绘制脉图33幅,是世界上最早把图示引入脉学研究者。 2.南宋崔嘉彦《崔氏脉诀》对后世颇具影响。 3.金元时代倾心于脉诊者众,有较大影响的有: (1).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针对六朝高阳生《脉诀》一书以《内经》、《难经》之理,刊其谬误。 (2).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结合《内经》中有关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