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洋地构造论文南边缘海盆地基本构造特征及演化模式.doc

洋地构造论文南边缘海盆地基本构造特征及演化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洋地构造论文南边缘海盆地基本构造特征及演化模式

南海边缘海盆地基本构造特征及演化模式 学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专业:海洋科学 导师:廖远涛 姓名:陈昭 学号:20121003015 班级:024121 一 前言 边缘海处于大陆与深海洋盆的过渡地带,不仅是研究大陆边缘演化和地球动力学的主要地区,也是油气资源及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的重要富集区。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地质作用十分复杂,至今未能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演化模式,成为南海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学者对南海的成因持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主要有弧后扩张模式、地幔上涌模式、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出模式、海底扩张模式和陆缘扩张模式。通过总结南海构造演化的主要模式,分析各模式建立的依据和存在的问题,发现通过一个动力源来研究南海的形成演化是片面的。从南海构造特征分析,结合国外有关大陆岩石圈破裂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海海盆主体经历了被动大陆张裂到海底扩张的演化过程。动力源主要是古南海向南俯冲的拖曳力,辅助于南、南东向的地幔流作用。南海北部陆缘广泛存在的高速层,可能是地幔流沿拉张减薄面底侵的结果,因而不同于地幔柱作用引起南海的打开。印度板块碰撞、楔入产生的地幔流,经太平洋俯冲板块的阻挡,最终发生南、南东向流动。印支地块的挤出则对南海西部的拉张具有重要影响。 二 南海盆地的特征及演化模式 1. 南海盆地特征 南海北邻中国大陆,东邻菲律宾群岛,南依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群岛,西界中南半岛,南北长约2 900 km,东西宽约1 600 km,总面积约350×104km2,其平均水深为1 212 m,中央部分平均水深超过4 000 m,最大水深达5 559 m,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面积最大、水深最深的边缘海(图1)。南海大致呈北东—南西向伸展的菱形,在其北部、西部发育陆架、陆坡地形,在其南部和东部则发育岛架和岛坡地形。陆架、岛架水深一般在250 m以浅,陆坡、岛坡的水深一般在250~3 000 m之间。 陆架、岛架部分海底平坦,宽度以北部陆架最大,为200~300 km,西部陆架和南部岛架较窄,为50~70km,东部岛架最窄,在10 km以下。陆坡、岛坡部分海底崎岖不平,变化复杂,其上不仅山峰林立、礁滩广布,更有沟谷纵横、深潭散落,其宽度也随之有很大变化,东部岛坡宽度最窄,约100 km,而北部陆坡、西部陆坡和南部岛坡的宽度在200~500 km之间不等[1]。南海陆坡和岛坡围限的区域为深海平原(图1)。这部分区域主要位于南海的中部靠东的位置,其主体水深在3 000~4 000 m之间,海底广阔而平 坦,其面积占整个南海总面积的1/3左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图1 南海海底地形图 南海深海平原在总体形态上类似于伸开的右手,其拇指和食指分开,其他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并拢在一起。这个右手的手掌部分即为中央海盆,分开的拇指和食指的位置为东北次海盆和西北次海盆,其他三指所在的位置则为西南次海盆。中央海盆和其他几个次海盆统称为南海深海海盆。和陆坡、岛坡一样,在平坦的深水海盆中同样有海山、海丘分布。在一些地方这些海底山还集合成群或集合成链。最为显著的一条海山链为以黄岩海山为主体的东西向海山群形成的黄岩岛海山链。这条海山链横亘于中央海盆的中部,将中央海盆分割为南北两部分。由于位于手掌的中间部分,在形态上,黄岩岛海山链形似一条起自掌根的掌纹线。除黄岩岛海山链外,马尼拉海沟是南海深海海盆中另一个醒目地形。马尼拉海沟呈反“S”型嵌于深海海盆和吕宋岛坡之间[2],南北长达1 000 km,深达4 500 m以上(图1)。南海位处印-澳、欧亚和太平洋三大板块汇聚的中心,四周又包含了大陆边缘的三大主要类型,即南北两侧的张裂型(被动型)边缘、东侧的俯冲型(主动型)边缘和西侧的剪切型(转换)边缘;南海经历了中生代时期东亚陆缘大规模地块拼合、构造挤压和大规模走滑伸展,以及中特提斯洋最终关闭的过程,又经历了新生代大陆岩石圈拉张破裂、海盆扩张直到后期的俯冲、碰撞过程,其大地构造位置特殊,演化过程复杂,从而一直被认为是进行边缘海构造演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断裂发育是南海地质构造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断裂作为地壳中发育最为普遍的构造之一,是构造演化信息的载体。研究南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