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历史时期湖泊水系变迁(荆江河床).ppt

第四章 历史时期湖泊水系变迁(荆江河床).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变迁(荆江河床演变) 荆江:专指长江中游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岳阳城陵矶,全长400公里,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藕池口以下为下荆江。两端因地貌形态不同,河床演变模式各有差异。 下荆江自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千米,河道却长247千米。因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旺盛,荆江河段河床高出地面,是为“地上河”。每当汛期,洪水位高出平地10-14米,极易溃堤成灾,自古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是长江流域重点防洪区。 荆江大堤 矶:突出江边的岩头或小石滩。 (一)上荆江河床的演变 江陵以上的荆江河段,发育在长江出峡后的冲积扇上,河道呈分汊河床形式,随着江心洲的南北摆动,主汊河床交替演变。近千年来,分汊河床逐渐演变成分流水系。 1、先秦两汉 长江出三峡后,至枝江、松滋两县进入冲积扇平原地区,由于摆脱两岸山地的约束,河流比降陡减,河床中沉积一系列的沙洲,长江开始形成分汊河道,南支为主泓道称江,北支为汊道称沱。江沱之间有许多沙洲,其中以百里洲为大。江、沱约在今松滋涴市会和后,又东流至江陵南,接纳了自北而南、折而东流的沮水(今沮漳水)。沮水东流,接纳了阳水。可见这时江陵县南的北江尚未形成。 2、魏晋至北魏 江沱分流量平衡,故东晋南朝之后,江又称外江,沱又称内江。内江流量逐渐增大的结果,使沮水东折的流路被江水袭夺,于是江水逼近江陵城下,威胁江陵的安全。东晋开始沿江北岸创筑金堤,同时逼沮水南下,原来江、沮之间滩地被流水冲断,形成了许多沙洲。于是,江陵城南的北江这个分汊河道出现。沮水遂改在今江陵西南李家埠(BU)附近入江,后又逐渐西摆,至万历以前西移今枝江县江口一带入江。 3、明嘉靖万历时期 明嘉靖年间,由于内江流量不断增大并超过外江流量的结果,终于在今江口附近,冲断百里洲,东南与外江汇合,使江沱会合点上移至今松滋县新闸附近,百里洲被分割为上下两个百里洲,原来的主泓道在外江,由于沙洲密布,水流雍塞,逐渐演变成为大江的汊流。江沱易位是上荆江河道的一大变迁。新的江、沱分汊点也由于江中沙洲不断往上游发展而向西移动。今日之分汊点,比《水经注》时代上移六、七公里。但是内江横断百里洲之后,下百里洲以北以东的内江古道逐渐淹废;与之相关的江陵北江也随之浅狭。相反,江陵南江则因径流量增大,河床不断拓展刷深。到了明万历年间,沮水下游泛滥,江口一带水流雍塞不畅,改行下百里洲东北内江古道,东南流沿萎缩中的北江古道北折,至江陵东南注入长江。至此,江陵以西荆江河势大体形成。 (二)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过程 1、荆江河床的漫流阶段 史前时期,长江出江陵进入云梦泽地区,荆江河槽淹没于湖沼之中,河床形态不甚显著,大量水体以漫流形式向东南注入,同时,因该地区现代构造运动具有向南掀斜的特性,江陵以东的漫流,逐渐向南推移、汇集之势 。 2、荆江三角洲的分流阶段 至周秦汉时期,由于长江泥沙长期在云梦泽地区堆积,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早在云梦泽西部地区形成。这时,荆江在云梦泽陆上三角洲上形成扇状分流水系向东扩散。在陆上三角洲中部汇注云梦泽的荆江分流有夏水和涌水。 3、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阶段 魏晋至唐宋时期,是下荆江统一河床塑造完成的阶段。魏晋时期,荆江三角洲向东向南推移,云梦泽被向东排挤。于是自江陵以南石首境内的荆江开始摆脱湖沼地区的漫流阶段,塑造自己的河床。但往下监利境内河床仍处于湖沼之中,尚未形成固定的河床。唐宋以来,江汉平原上云梦泽完全消失,其主体部分已被零星的小湖沼所替代,监利境内统一河床最后塑造完成。 (三)下荆江河床形态的演变 1、魏晋分汊型河床时期 魏晋时代,石首境内下荆江河床形成之后,至北魏《水经注》时代,河床两岸形成许多穴口和汊流,分泄荆江水流。同时,河床中沙洲非常发育,特别是在分汊穴口,沙洲之多超过了现今数倍,故当时的下荆江河床属于分汊型河床。它的水文特征:河床水位变幅小,流量比较均匀,洪水过程极不显著。 2、唐宋单一型河床时期 唐宋时代,当下荆江河床塑造形成完成之后,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洪水过程显著。宋元明时期,筑堤围垸之风大盛,两岸穴口汊流,尽归于淤塞。下荆江河床被束缚在大堤之内,代之而起的人口穴口,不久亦废。由分汊型河床演变成单一河床,是下荆江河床形态的一大变化。因此,河床水位变幅和流量不均匀系数增大,洪水过程机器显著,堤防溃决殆无虚岁。 3、河曲发育 在下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雍水和洞庭湖的顶托,河曲活动亦随之发展。明代中叶,监利县东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