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戴芸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CD) Ulcerative colitis UC病变呈连续分布 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 Crohn’s disease CD多呈节段性分布 全壁层肉芽肿性炎症,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以末端回肠及邻近右侧结肠为主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瘘管形成、肛门直肠病变 Epidemiology 发病率在种族间有明显差异;西方,IBD发病率5/10万~15/10万,其中UC10/10万,CD5/10万~7/10万;近年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常有家族聚集性(同胞间发生率正常人群高10倍)。 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 Etiology Pathogenesis 环境因素:饮食、吸烟? 遗传因素:易感基因 感染因素:肠道菌丛失调 免疫因素 免疫机制(Immunologic mechanism ) 肠道粘膜免疫系统 免疫反应 UC的T细胞反应低下,CD的T细胞功能增强 UC为Th2型反应,CD为Th1型反应 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 ) Pathology 连续分布,直肠、乙状结肠多发 粘膜充血水肿,呈细颗粒状,质脆,易出血;可有广泛的糜烂和溃疡形成,溃疡表面有脓血和渗出物。 慢性患者见炎性息肉形成 隐窝炎、隐窝脓肿 Pathology Pathology Pathology Pathology UC UC 消化系统表现 腹泻、粘液脓血便, 腹痛、其他(腹胀、纳差、恶心、呕吐) 全身表现 发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体征 轻、中者仅有左下腹轻压痛,重型和爆发者可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 UC CD 消化系统表现 腹痛:最常见 腹泻:脓血便少见 瘘管形成 腹部包块:肠粘连、肠壁增厚、局部脓肿或内外瘘形成 肛门直肠周围病变:脓肿、瘘管、窦道及肛裂等 全身表现 发热、营养障碍 体征 腹部压痛、腹部包块 Intestine Toxic megacolon 多见于爆发型和重症 发病机制:累及肌层和肌间神经丛,肠壁张力减退,蠕动消失,肠内容物及气体积聚,导致整个或部分结肠急性扩张。 诱因:低钾,钡灌肠,抗胆碱药或鸦片酊 表现:腹痛加重,腹胀,毒血症;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 X线腹平片:结肠扩张直径可6cm,结肠袋消失 预后差,死亡率高达20-40% Fistula 内瘘和外瘘 内瘘:肠段之间或与膀胱、输尿管、阴道、腹膜后粘连穿透形成 外瘘:腹壁、肛周 肠管间的瘘管由于盲袢综合征可引起腹泻和吸收不良 肠瘘还可引起腹腔内脓肿、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Colon cancer 8~10年以上反复活动的广泛性结肠炎 30到40年以上的左半结肠炎、直乙结肠炎者 有小肠病变的CD患者发生小肠癌的危险也增加 肠外并发症 关节:外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 眼: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皮肤: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 肝胆系统病变: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肠外并发症 肠外并发症 Lab Tests 影像检查( Imaging Studies) X线检查(X-ray) UC CD CD Endoscopy—UC 粘膜变脆、易出血,血管网模糊 粘膜充血、水肿,多发糜烂、浅溃疡,脓性分泌物 炎性息肉形成,形态多样,可呈桥状增生 结肠袋消失、结肠短缩 Endoscopy—CD 鹅口疮样溃疡,裂隙样纵行溃疡 溃疡间粘膜正常或水肿、增生呈铺路石样改变。可有炎性息肉形成。 肠腔狭窄、肠壁僵硬,病变肠段之间粘膜外观正常。 Dignosis-UC Differential diagnosis-UC UC与CD的鉴别要点 Dignosis-CD WHO推荐的CD诊断要点 CD活动指数(CDAI) Treatment 治疗目的: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 UC 一般治疗 休息,富营养少渣饮食 必要时限制乳制品 腹泻 抗生素:合并感染 止泻剂:如思密达 益生素:如整肠生、培菲康 抗胆碱能药或阿片类药物如洛哌丁胺(慎重) UC 营养支持治疗 作用:补充营养不足、长期维持营养,有助于减轻IBD患者的炎症、控制疾病的活动性。 机制:可能与避免了外源性致敏原刺激及肠道得以休息等有关。 对活动期IBD患者特别是中度及以上IBD患者予营养支持治疗,能口服者予胃肠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