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环境保护概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原则、对象及手段 一、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全过程控制原则 2.双赢原则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 环境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主要解决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各类环境问题。人是各种行为的主体,是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1.个人 2.企业 3.政府。 三、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1.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 2.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3.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 4.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 5.环境管理的宣传教育手段 第三节 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 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二、环境管理学的内涵、特点及其形成 环境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综合科学。它是以研究环境管理的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 环境管理学应具有以下特点: 1.环境管理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2.环境管理学是复杂性的科学 3.环境管理学是新兴的、正在发展的科学 第四节 环境管理制度概述 一、概述 1.老三项制度的作用 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中的老三项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收费制度。 2.新五项制度的作用 新五项制度是指,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制度。 二、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1.协调好“四种情况” 2.完善制度体系的运行机制 3.完善制度体系的配套基础工作 第五节 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起步较晚,仅仅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段时间经历了起步阶段 ( 1973 ~1983年),发展阶段(1984~1996年)和深化阶段(1996年后)。 一、环境管理正由全面到深入 1.环境管理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 2.环境管理机构得到发展 3.污染防治对策的发展 二、强化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 今后的立法方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确立被中外证明行之有效的各项基本法律原则; (2)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 (3)建立健全各项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三、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一般是根据废水的性质、环境标准、环境政策和不同处理方法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并组成不同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按照废水处理程度的不同,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一般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 四、污泥处理、利用与处置 污泥处置的一般方法与流程如图6-2所示。 五、几种常见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酸性矿井水的处理 1.中和法 2.生物氧化与石灰中和处理法 (二)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 目前,焦化废水多采用“A-A-O”法进行处理,以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含酚氰废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生化处理、后混凝处理及活性污泥处理等部分组成。 第三节 废水资源化 在进行废水深度处理或资源化再用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有其特定的选择应用范围,应综合考虑回用水源的水质及回用用途两个方面的因素。表6-5给出了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和去除对象可以选用的处理技术。 表6-5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处理目的 去除对象 采用的主要处理技术 排放水体或资源化再用 有机物 悬浮状态 过滤、混凝沉淀 溶解状态 混凝、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 防止富营养化 植物性营养盐类 氮 垂脱法、加氯、离子交换、生物脱氮 磷 化学沉淀法、生物除磷法 资源化再用 微量成分 溶解性无机盐类 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 微生物 臭氧氧化 第一节 概述 一、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的成分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根据大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温度变化、大气组成及其运动状态,可将大气分为五层。 二、大气污染物 (一)粉尘 (二)氧化硫(SO2) (三)氮氧化物(NOx) (四)光化学烟雾 (五)一氧化碳(CO) 三、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四、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酸雨 (二)CO2污染——温室效应 (三)臭氧层的破坏 (四)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七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二节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 一、大气污染控制的含义 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从立法的角度,指用法律来限制或禁止污染物的扩散。另一方面,“控制”一词具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