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的信阳.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战时的信阳.ppt

抗战时的信阳 信阳是鄂豫皖苏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和大别山解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非凡的影响。这里是红军的摇篮,红色的首府,将军的故乡。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这里即开始有了党的活动,并组织信阳铁路工人投入了京汉铁路大罢工。随着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共豫南地方党组织于1925年春建立,从此豫南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和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把大革命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 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摇篮之一,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豫南党组织在发动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较早的萌发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1927年秋至1928年春,就组织豫南工农革命军开辟了信阳的四望山红色区域;1928年夏秋,在鄂豫边区开创了以光山柴山保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继之又于1929年夏成功的发动了商城起义,创建了河南省的第一支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军三十二师,开创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为鄂豫皖苏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相继建立了7个县苏维埃政权,土地革命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随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省委、鄂豫皖苏维埃政府设在新集(今新县县城),新县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经过扩建整编,相继成立了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八军等红军正规部队。红军主力长征后,信阳人民又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使大别山革命红旗不倒。 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大别山革命斗争的红二十八军和豫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抗战前线。中共豫南党组织努力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在豫南沦陷后迅速开辟了豫鄂边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四望山抗日根据地。李先念、陈少敏都先后从这里出发,联络鄂东、鄂中的党组织和抗日武装,并在此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四望山会议,全面统一了豫鄂边区党的组织和所领导的抗日武装。豫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粉碎敌、伪、顽的“扫荡”、“清剿”,大力开展根据地建设,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为新四军五师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豫南党组织领导全区军民为争取和平、反对内战,配合中原军区部队与国民党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胜利完成了中原解放区的战略坚持任务,牵制了国民党数十万兵力,起到了策应全国解放区战场的巨大战略作用。在全力支援中原部队胜利完成中原突围后,豫南党组织领导游击队继续坚持大别山和桐柏山的革命斗争。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挥师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开始了重建大别山解放区的艰苦斗争。 到1948年3月,先后建立了鄂豫、皖西、桐柏、江汉等根据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信阳党政军组织迅速恢复重建,并广泛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配合实施战略反攻,使解放区逐步巩固和发展。大别山解放区的创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完全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从根本上撼动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接着,豫南党政军全力以赴,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支援解放军渡江南下,同时,在解放区深入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剿灭残匪,巩固人民政权,为实现由革命战争向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英雄的信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28年,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树了伟大功勋,付出了巨大牺牲。有100多万人参军、参战,30多万人英勇牺牲,以鲜血和生命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荣誉。英雄的鲜血染红了信阳的山川沃野,诞生了一支支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涌现出一个个叱咤风云的将军。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董必武、刘伯承、徐向前、徐海东、李先念、陈少敏、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许世友、李德生、万海峰、尤太忠、郑维山等百余名信阳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1955年授衔时,信阳籍授少将以上军衔的68名,占河南省籍授衔将军106名的64%;1988年全国授衔上将17名,信阳籍就占3名;1998年,中央军委正式确定的33位军事家中有9位在这里战斗过。 许世友将军,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许家合村。 他出身贫苦农家,曾在少林寺当和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在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