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详解

中国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影响 法币政策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19世纪中后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 鸦片战争后西服、旗袍的变化 西餐传入 西式建筑出现 交通通讯: 自行车传入 1872年轮船招商局(最早的航运企业) 1881年第一条铁路 1877年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气线 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报刊 传教士办报拉开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1872年创刊《申报》、1873年《昭文新报》 材料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材料2: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1860 1895 1870 1914 1912 1927 1919 1936 1945 1949 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水平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线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世纪末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战期间(1912-1919)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抗战时期(1937-1945)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夹缝中产生 ——初步发展 —— 短暂的春天 ——短暂发展 ——受到沉重打击 ——陷入困境 清政府 北洋政府 国民政府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 总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具体表现为—— 1、发展不平衡 地区: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 行业: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 2、力量小(外国资本占绝对优势)、地位低(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3、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艰难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产生(更多由于“外力”而产生),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后天畸形 ——先天不足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因素: 阻碍因素: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客观上冲击并瓦解着自然经济 历届政府发展实业的政策 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实业家自身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自身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三座大山的压迫) 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双重压迫 反抗要求 革命性 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弱 依赖性 妥协性 两面性 地主、官僚、买办等投资者 (根本原因) 两面性:一方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另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妥协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维新变法思想 历史背景 (2)政治: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洋务运动中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奠定了维新思想的基础。 (1)经济、阶级: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严 复 谭嗣同 梁启超 康有为 共同点 主 张(著作) 代 表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1.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以救亡图存 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变法通议》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仁学》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天演论》 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原因) 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1888年10月,鉴于中法战争后形势险恶,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著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他把三世说推演为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 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社会的作用 1、爱国:主张通过变法以救亡图存; 2、进步:主张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3、思想启蒙:批判封建制度,冲击封建旧文化,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征是 A.民族企业发展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加 B.列强对中国原材料展开疯狂地掠夺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对外贸易 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