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常菌群与致病机制 基本概念 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 能使正常宿主致病的细菌 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 (nonpathogenic bacterium, nonpathogen) 不能造成宿主致病的细菌 一、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 1.生物拮抗——作屏障 2.营养作用——产营养 3.免疫作用—— 有免疫 4.排毒作用——除毒素、致癌物 机会致病菌(opportunitistic pathogen) 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 致病条件 宿主免疫防御功能下降 定位转移(translocation)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 二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 细菌引起宿主疾病的能力称为致病性(pathogenicity) 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ce),即致病性的强度。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 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 毒力:侵袭力、毒素 侵入数量 侵入门户 毒素的分类 外毒素(exotoxin) 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 内毒素(endotoxin)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时游离出来 外毒素的特征 蛋白质 毒性作用强 选择性强 理化稳定性差 抗原性强 部分有超抗原性 外毒素(exotoxin) 外毒素的分子结构:A-B模式 外毒素(exotoxin) 内毒素(endotoxin) 内毒素的特征 脂多糖 菌体裂解释放 化学性质稳定 不能成为类毒素 免疫原性弱 毒性作用弱 无选择性 内毒素(endotoxin) 内毒素的生物化学作用 发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 细菌侵入的数量 感染所需要细菌数量的多少取决于: 致病菌毒力强弱 宿主免疫力的高低 细菌侵入的门户 致病菌具有各自特定的侵入门户,这与其生长繁殖所需特定的微环境有关。 有一些致病菌的侵入门户不止一个 谢谢!~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毒 力 (1)黏附并定植于人体某种组织细胞 (2)适应特定环境,增殖,侵袭其他部位 (3)抵抗或逃避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 (4)释放毒素或诱发超敏反应 侵袭力 (invasiveness) Nanjing University 1.菌体的表面结构 关键一步:粘附(adhesion)与定植(colonization) 相关表面结构: ①黏附素(adhesin) 菌毛黏附素:革兰氏阴性菌表面 非菌毛黏附素:革兰氏阳性菌表面 ②荚膜(capsules)和微荚膜:抗吞噬作用、抗补体作用 ③鞭毛 ④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Nanjing University 生物被膜形成过程: 细菌附着在物体表面 合成分泌胞外多糖(EPS)与糖蛋白复合物,包裹自身 大量繁殖,形成微菌落 微菌落相互融合,形成生物被膜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Nanjing University 2.侵袭性物质 侵袭(invasion):致病菌需要侵入宿主上皮细胞内或更深层组织,或经血液散播至全身,到达适合其生长繁殖的靶细胞,引起疾病。 侵袭素: 能特异性地识别宿主细胞膜上的多种蛋白, 使细菌能够直接粘附到细胞膜上,进而激活信号通路,使细菌被卷入宿主细胞内。 例:福氏志贺菌 侵袭性酶(invasive exoenzyme): 降解和损伤组织细胞的酶类,破坏机体防御机制 3.逃逸机制 (1)抗吞噬和消化作用: 抗吞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