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B.1.兒童劇場與莎士比亞的創意連結——論九歌-第十屆華文戲劇節.doc

5.2B.1.兒童劇場與莎士比亞的創意連結——論九歌-第十屆華文戲劇節.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B.1.兒童劇場與莎士比亞的創意連結——論九歌-第十屆華文戲劇節.doc

第十屆華文戲劇節 (香港?2016) 研討會 廿一世紀華文戲劇與世界舞台 兒童劇場與莎士比亞的創意連結——論九歌兒童劇團《暴風雨》 文/謝鴻文 摘要 台灣兒童劇場少有兒童劇團嘗試演出莎士比亞的劇本,最常見的是《仲夏夜之夢》,還有如果兒童劇團曾以《哈姆雷特》為故事藍本,幻化成蜜蜂王國的《公主復仇記》。2012年,九歌兒童劇團則是首見將《暴風雨》搬上兒童劇場。《暴風雨》原作描述的海上「魔幻之島」,幻想特質本就具有一些兒童文學的元素,不過莎士比亞在此空間置入的人物、情節和主題,都不是為兒童設計,於是爭權奪利、血腥復仇的議題皆無所遁形裸現。兒童劇場版的《暴風雨》,大致遵循原著,並未刻意童話化,只從情節適當做了修裁,表演形式上結合了中國京劇的唱腔念白,服裝造型上運用了台灣原住民的特徵,呈現一種跨文化劇場的韻味。 再則是舞台布景設計以五個乍看有如椰子樹的道具,其實它們是根據植物「綠寶石」的樣子去設計,底部是球狀的種籽,可是被挖成中空,演員時而坐在其中,時而坐在球上演出,整齣戲就是利用這五個道具不停移動、旋轉,象徵變換不同的場景與空間,再透過燈光明亮或陰暗的映照,表現島上天氣陰晴或季節時間的轉換,凡此種種遊戲精神的顯現,契合兒童審美趣味,使得兒童劇場裡的莎士比亞作品呈現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 關鍵字:兒童劇場、莎士比亞、九歌兒童劇團、暴風雨 一、前言 莎士比亞戲劇通行全世界,在歐美兒童劇場亦常見改編演出,例如位於美國紐約帕利塞德(Palisades) 的兒童莎士比亞劇院(The Childrens Shakespeare Theatre),最早是1972年時由女演員戴安娜?葛琳(Diana Green)和一群老師,以帕利塞德長老教會為基地,透過閱讀莎士比亞劇本《馬克白》開始,進而促成劇院於1999年成立,隔年開始運作演出莎士比亞劇本《仲夏夜之夢》,參與演出的二十四位演員都是三至十四歲的孩子,爾後固定演出莎士比亞戲劇迄今。 回看台灣兒童劇場發展,以往少有兒童劇團嘗試演出莎士比亞的劇本,最常見的是《仲夏夜之夢》,其他像如果兒童劇團曾以《哈姆雷特》為故事藍本,將故事幻化成發生在蜜蜂王國的《公主復仇記》。2012年,九歌兒童劇團則是首見將《暴風雨》搬上舞台。 九歌兒童劇團演出的《暴風雨》,大致遵循原著情節架構,並未刻意童話化,只從情節適當做了修裁,表演形式上結合了中國京劇的唱腔念白,服裝造型上運用了台灣原住民的特徵,呈現一種跨文化劇場(Intercultural Theatre)的韻味。再則是舞台布景設計特別,以五個乍看有如椰子樹的道具,其實它們是根據植物「綠寶石」的樣子去設計,整齣戲就是利用這五個道具的機關,配合燈光組合變換不同的場景與時間,視覺美感讓人印象深刻,凡此種種遊戲精神的顯現,契合兒童審美趣味,使得這齣兒童劇令人耳目一新。本文便以九歌兒童劇團演出的《暴風雨》為例,細究兒童劇場和莎士比亞的創意連結,並從中思考此莎士比亞戲劇改編創作對兒童思想與情感的啟發。 二、《暴風雨》的幻想特質與兒童審美心理 莎士比亞《暴風雨》描述的海上「魔幻之島」,是一個烏托邦式的仙境,但因米蘭公爵普洛思波(Prospero) 運用書中學來的魔法,解救了島上被女巫囚禁的精靈艾麗兒(Ariel)和其他小精靈,普洛思波因此藉助精靈的力量掀起一場暴風雨,使篡位奪權的弟弟安東尼(Antonio)及那不勒斯國的國王阿隆索(Alonso)的船沉沒,讓他們漂流至島上準備進行復仇,使他們悔悟認錯,因此使島上蒙著神秘魔幻色彩。神秘陰翳的氣氛,是普洛思波內心憤怒黑暗的隱喻。 由這段情節簡介中,我們看見魔法、精靈這幾個關鍵字,就是人類想像創造的產物。科林?伍德(Ceorge Collingwood) 在《藝術原理》?(The Principles of Art)一書主張藝術是情感的表現,是想像性的經驗構成的,他說:「想像是感覺被意識活動改造時所採取的新形式。」(科林?伍德1985:222)兒童天生豐富的幻想思維,在他們的感覺認知體驗中,所有現實存在的感受,都能超越成非現實的想像形態,其感物/感悟同於劉勰《文心雕龍》所言:「既隨物以宛轉亦與心而徘徊只不過兒童的審美感受還有其獨特性,姚全興指出就是「童心」,「兒童藝術特有的情趣是從哪裡來的?來自兒童的童心。……從現代兒童心理學來看,童心就是具有兒童生理心理機制的心理狀態。」(姚全興1990:110)至於童心在藝術引發的作用,姚全興進一步說明:「兒童的童心在藝術活動中形成一種天真爛漫的情趣——天趣。」(111)童心與天趣是互為因果表證,反映出一種純真自由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