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的生产力之于人居环境详解
人类的生产力之于人居环境
摘要: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梁思成倡导的“体形教育”;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再到吴良镛的“人居环境科学”,人类对人居环境的探索并未停止。同时,人类的生产力也在迅猛发展,从使用简单地使用农具到工业革命,后来又出现高科技;在国内外人居环境的发展中,从最早的穴居到后来,生产力一直影响着它的发展。人们的居住中出现了大空间的内环境,并且,人们渴望走向高处也体现在了人居环境中,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人类将不再满足于现在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人居环境 生产力 技术 发展
1.背景
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好人居环境追求的步伐。1962年,美国的莱切尔·卡逊女士(Rachel Carson)发表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都警示人们: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引起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已经开始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
人居环境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中就有人类环境宣言讲“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2.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适应自己所在的自然环境同时,建造了各自独特的人居环境。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神州大地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衍生栖息的地方,五千多年来,尽管自然灾害、战乱频仍,但经过世代经营,我们的祖先建设了无数的城市、村镇和建筑,也留下了中国非凡的环境理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
2.1人居环境的现状
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居问题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居领域都面临着一些同样的问题:拥挤、提供基本服务的经费不足、缺少适当的住房、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等等。如图2-1所示,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建筑密度越来越高。
图2-1
据了解,全世界有40%至50%的城市居民居住在贫民窟中;整个人类住区(城镇和乡村)有十多亿人缺少住房或居住条件十分恶劣,至少有1亿人无家可归,有6亿人生活在各种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环境中。
图2-2
2.2人居环境在人类影响下的发展
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采集和渔猎等简单劳动为谋生手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农耕与饲养,而且形成了从事不同专门劳动的人群:农民、牧人、猎人和渔夫。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提出了定居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乡村人居环境。
作为人类栖息地,人居环境经历了从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从次一级人工环境向高一级人工环境的发展演化过程,并仍将持续进行下去。
此外,影响人居环境也有一定的方向。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经济学家预言,影响2l世纪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大事件是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认为,影响2l世纪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中国的大部分农民从农村转入城市,二是世界制造业的加工基础将转移到中国。[1]
2.3人居环境体系
人居环境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层次有:散居、村、镇、城市、城市带和城市群等。人口规模的变化显示了人居环境规模演化的基本特征。这个演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缓慢发展,不要求人口的大规模聚集,各种人居环境的规模基本上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先后进入城镇化时期,城镇规模急剧扩大,而乡村规模相对稳定(某些地区甚至有所缩小)。此外,随之兴起的第三产业以生产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等从多方面支持了城镇化,并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门路,赋予城镇新的吸引力。
伴随着人居环境的演化,其地域形态也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乡村地域形态的演化较简单,从零散分布的农舍到以中心建筑物或主要街道为线索布置的各类用地,就基本上完成了地域形态的演化过程。
城镇地域形态的演化比较复杂。并且,人类的交往活动具有流动性,富有空间特点。例如:农户的社会交往空间是以家庭为中心,形成与其社会地位相符的活动空间和人际交往网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的头部结构解剖——头骨详解.ppt
- 人的性别遗传详解.ppt
- 人的潜能无限大详解.ppt
- 人的生殖(第1课时豆沙)教案详解.ppt
-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1.剖析.ppt
- 人的性别遗传课件详解.ppt
- 化工设计-1剖析.ppt
- 人的不安全行为详解.ppt
-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详解.ppt
- 人的生殖02详解.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态工程与生物安全第1章第2节我国的生态工程教案中图版选修3.doc
- 2022-2023学年小升初英语易错点专练06完形填空15篇(广州教科版专版含答案)2.docx
- 期中专项四年级英语下册(含答案)3.docx
- 期末卷(二)(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4课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一讲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原卷版).docx
- Unit1限制性定语从句语法讲义人教版高一英语学生版213.docx
- 2023年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模拟卷(八).docx
-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2.pptx
- 高中政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docx
- 体悟民间故事中的幸福--五上《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