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复习29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复习29详解

考向二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例2】 (2009·山东文综)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 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 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 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 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 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 状况。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 环渤海地区 76 2.16 27.70 8.48 全国 70 1.77 119.87 16.34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 鲜水量。 (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 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有哪些? *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 调发展 第1课时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考点突破 考点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基础梳理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 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① 和发 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生存 (2) 发 生 机 制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和有害 物质超过了环境的② ,造成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加大,造成③ 自净能力 资源枯竭 (3) 类 型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 污染、生物污染等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环境问题:酸雨、全球 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④ 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 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⑤ 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 源的减少和破坏 生态破坏 自然资源衰竭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资源枯竭 成因:人类长期大规模地⑥ 和破坏 自然资源 表现:自然资源⑦ 锐减,⑧ 下降 后果:资源不能⑨ 人类需求 开采 数量 质量 满足 (2)生态破坏 成因: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表现:⑩ ,水土流失,土地 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后果:生态恶化 森林砍伐 (3)环境污染 成因: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 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 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后果:人类 下降 有害物质 生存环境质量 方法指导 1.怎样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 2.如何区分环境问题中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 短缺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 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 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 活。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强化专练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 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析 如图,氯氟烃导致的环境问题应为臭氧层空 洞;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二氧化碳导致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木材生产导致森林锐减。分 析环境问题的成因,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①人口 问题,②资源问题,③发展(经济)问题。措施应与 成因对照分析,然后再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以 分析。 答案 (1)见下图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传统发展方式下 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 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 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 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 考点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基础梳理 人地关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