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论治风湿病之浅析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脾胃论治风湿病之浅析详解

从脾胃论治风湿病之浅析 茅建春 提纲 理论基础 病案举例及分析 理论基础 痹证含义 从脾胃论治痹证之构思 痹证含义 风湿之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痛,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黄帝内经》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医的风湿,指风、湿、寒三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 说明了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错,或居处潮湿、寒冷或涉水、冒雨等风寒湿邪气,乘机体抵抗力低时侵入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证。症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  因为这种痹症大多因受风、寒、湿影响而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一词沿用至今。 痹证含义 中医中的“风湿”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当人们的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皮肤等部位出现了疼痛、酸痹、麻木、肿胀、僵直、变形、活动受限甚至累及脏腑时,都能够称其为痹证、风湿痹病。 痹证含义 而现代西医中的风湿病概念,从临床角度出发,凡表现为:起病或急或慢,关节疼痛,局部肿胀、麻木、屈伸不利,部分患者可致骨关节破坏,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等,不论病因如何,全部列入风湿病范畴。它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所有影响到骨关节及其软组织等的一大类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骨质疏松症、痛风、坐骨神经痛等。 痹证含义 也就是说中医“痹证”基本可概括现代医学术语“风湿病”中大多数病种的诸多症状。 从脾胃论治痹证之构思 湿邪是痹证发生的病理基础 痹证与脾胃的关系(痹证患者情志变化影响脾胃) 湿邪是痹证发生的病理基础 “湿之为病最多,人多不觉湿来,但知避风避寒,而不知避湿者,因其害最缓最隐而难觉查也”(《医学汇略》) 湿之来源,有天、地、人之不同。天地之湿伤人,常在脾气不足时;而伤于饮食的内湿,又多有脾虚 天暑下逼,氤氲蒸腾,或感受雾露雨淋,是天之湿也 久居潮湿之地,或水中作业,是地之湿也 暴饮无度,过食生冷,素嗜浓茶,或饥饱失常,过食肥甘厚味,伤及脾气,皆人之湿也 湿邪是痹证发生的病理基础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喜燥恶湿。脾失健运,外湿伤人则难以去除,又易生内湿,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且易招致外湿侵袭,加重病情,故有“无湿不成痹”之说,湿邪在痹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经久不愈的重要原因 痹证与脾胃的关系 痹证是一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病程缠绵,多需长期治疗,而且急性期关节疼痛明显,常重视风寒湿热等外邪,最易只顾治标,不注重治本,或若见关节疼痛、肿胀,不论病程长短,或用苦寒之剂,或大辛大热之剂,均不同程度损伤脾胃 西医治疗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激素,均有胃肠道及肝肾损害,有临床报道可出现胃粘膜糜烂、胃溃疡等 痹证与脾胃的关系 《脾胃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一论点。古人治病,必护胃气,重视“胃气一败,百药难施”这一道理 脾胃受损,受纳运化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脏器无所受益,机体防御力减弱,机体易被邪侵,是痹证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原因 在疾病治疗上,口服药物需要脾胃受纳、运化、转输,才能到达病所而起到祛风寒、除湿热等作用,脾胃虚弱,药物的吸收、转运障碍,使药物的有效剂量减少,药不达病所,从而降低疗效 痹证患者情志变化影响脾胃 由于痹证长期反复的关节疼痛或肿胀、僵硬、关节活动受限甚至畸形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 有调查显示:痹证患者往往盲目求医,失去最佳治疗时间,延误病情,病情反复逐渐加重;或者病情好转自行停药;惧怕疼痛,不去锻炼,关节活动受限;同时又畏惧影响形象,加之经济、工作及社会压力,广泛存在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为心情抑郁、焦虑及恐惧,在反复、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极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加重关节的疼痛肿胀;肝郁乘脾,肝气犯胃,影响脾的升清、胃的降浊,出现返酸、胃痛、胃胀等不适;久之脾胃受纳、运化失健,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亏虚,抵御外邪能力下降,病情易于反复 病案举例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 皮肌炎 痛风 干燥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1] 李某,女,56岁,2009年3月17日就诊 患者于5年前开始出现四肢多关节对称性疼痛,双手指关节、腕关节及膝关节多处红肿发热并逐渐粗大变形,病情逐渐加重,常服用芬必得、双氯芬酸钠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病情未控制,于2月前服用止痛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制酸止血治疗后,转我科寻求中医治疗 查体: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增粗、呈梭形改变,左腕、右膝关节肿大,活动时疼痛加重,扪之不热 X线片示双手指间关节间隙狭窄、部分关节骨质破坏 血常规示HGB:92g/L,ESR:46mm/h,CRP:18mg/L,RF:272IU/L 现患者另诉食欲差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