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科小茴香、当归、柴胡、川芎详解.ppt

伞形科小茴香、当归、柴胡、川芎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伞形科小茴香、当归、柴胡、川芎详解

1.泡沫反应 取柴胡粉末,加水,用力振摇, 有持久性泡沫产生(皂苷类) 2.显微化学定位试验 取北柴胡横切片+1d无水乙醇-浓硫酸(1:1)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栓内层和皮层显黄绿色,表示北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存在于栓内层和皮层。 [理化鉴别] 1.柴胡皂苷和煎剂具有解热、抗炎、镇痛、镇静、降低血浆胆固醇作用。 2.保护肝脏作用:柴胡皂苷能促进肝细胞的核糖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柴胡注射液皮下注射连续5天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血清GPT升高,肝细胞变性及坏死也明显减轻,肝细胞内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也接近正常。 3.抗菌抗病毒作用:柴胡煎剂体外有抗结核菌作用。柴胡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4.柴胡多糖具有免疫活性和抗溃疡活性。 药 理 作 用 性微寒,味苦。 能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截疟。 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等症。 功效 1、和解退热:小柴胡汤(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柴胡、半夏各6.0,黄芩、大枣、竹节人参各3.0,甘草2.0,生姜1.0 各种急性热病,慢性胃肠障碍,肝机能障碍,体质改善 2、疏肝解郁: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柴胡、当归、白术、茯苓各9.0g,炙甘草4.5g,煨姜9g,薄荷3.0g 疏肝解郁,养血安神 3、升阳:脾胃虚弱时用大柴胡汤、补中益气汤、柴胡桂枝汤、四逆汤 大柴胡汤:柴胡、半夏各6.0,黄芩、枳实、芍药、大枣各3.0,生姜1.5,大黄0.5 参考资料: 莫把银柴胡当柴胡 银柴胡和柴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材,无论从来源、 性状、化学成分、性味归经以及功能与主治方面都大相径庭。 银柴胡系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含汉黄芩素等成分。 柴胡系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因银柴胡形似柴胡,历史上曾把银柴胡长期混作柴胡使用。 ?????????????????????????????? ?????????????????????????????? 川芎 Rhizoma Chuanxiong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 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四川重庆,产量大, 贵州、云南、陕西亦产。 伞形科 Umbelliferae 1.草本,常含挥发油而有香气;茎中空。 叶互生,叶柄基部膨大成鞘状。 2.花小,多幅射对称,集成伞形或复伞形花序。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心皮2合生,2实,每室胚珠1;花柱2。 3.果实为双悬果。 1.挥发油类 2.香豆精类 香豆精衍生物及呋喃骈香豆精 3.黄酮类 4.三萜皂苷类 形 态 特 征 化学特征 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 主产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后,打下果实。 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粉霜,有强烈的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叶互生,二至四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丝状;下部叶具长柄,基部鞘状抱茎。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小,金黄色。双悬果卵状长圆形,有5条隆起的纵棱。 [植物形态] 性状: 1.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 2.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 3.顶端残留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细小的果梗果梗痕。 4.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 5.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 6、有特异香气, 7、味微甜、辛。 显微鉴定要点: 1.外果皮 2.维管束 3.内果皮 4.油管 5.胚 6.内胚乳 7.种脊维管束 8.网纹细胞 9.木质部 [显微特征] 外果皮 内果皮 维管束 油管 胚 内胚乳 种脊维管束 分果横切面 略呈五边形,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 中果皮有6个油管; 棱脊部位有维管束柱共5个;内果皮为1列狭长扁平细胞;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糊粉粒;胚小形。 [显微特征] 维管束 油管 内胚乳 种皮 内果皮 韧皮部 木质部 韧皮部 外果皮 网纹细胞 粉末特征 化学成分: 1.挥发油,称为茴香油。油中主要为反式茴香脑、α-茴香酮、甲基胡椒酚及茴香醛等。 2.胚乳中含脂肪油、蛋白质等。 [药理作用]本品挥发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能排除肠内气体;并有祛痰作用。 [功效] 味辛,性温。理气,止痛,温中健胃。 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胀痛,少腹冷痛,痛经,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 理化鉴定: 1.检查茴香脑 取粉末0.5g加入乙醚适量,冷浸1h,滤过,滤液浓缩至1ml加2,4-二硝基苯肼盐酸试液2~3滴 ,溶液显橘红色。 2.检查香豆素 取粉末0.5g加入乙醚适量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