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试题库答案版详解.doc

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试题库答案版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试题库答案版详解

作物育种学各论 小麦育种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产量潜力 针对某一品种而言,即某一品种在适宜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潜在产量,有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 2、环境胁迫 通常将小麦生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利气候、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称为环境协迫或逆境灾害。 3、营养品质 指小麦籽粒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组成,其中主要是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 4、一次加工品质 指磨粉品质,指小麦品种能否在磨粉过程中满足和保证出粉率高、能耗低和低成本的要求。 5、二次加工品质 指面粉在加工成食品的过程中能否满足加工单位的需求。食品加工品质主要取决于小麦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淀粉特性。 伯尔辛克值 它主要指将加有酵母的全麦粉面团放入有水的杯中,保持水温30℃,随着发酵产生CO2,面团比重降低上升到水面,继续发酵,直到破裂,下面一半落入水中,那么从放入面团到面团破裂,下面一半落入水中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伯尔辛克值,以min表示。 7、洛类抗源 指前苏联用小麦与黑麦杂交后得到的易位系的衍生物。 8、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即将两亲本种属的两种来源和性质不同的染色体组相结合而成的新杂种,其染色体数目为双亲染色体数目的总和 。 不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即亲本之一的部分染色体与另一亲本的全套染色体组相结合而成的新杂种,其染色体数目不等于双亲染色体数目的总和。 9、双二倍体 将具有不同染色体组的两个物种经杂交得到的Fl杂种再经染色体加倍后产生的。 10、收获指数 也叫经济系数,是指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11、抗逆性育种(小麦) 品种对逆境灾害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称抗逆性。通过抗逆育种可以从遗传上改良和提高品种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从而提高产量的稳定性。 12、T型不育系 ,我国从1965年起就对小麦提莫菲维(T.timopheevi)雄性不育,简称T型不育系,不育系分为质核互作型不育系和核不育系 13、化学杀雄剂 一种能阻滞植物花粉发育、抑制自花授粉、获得作物杂交种子的化学药品或药剂。 14、(小麦)避旱性 (drought escape) 在干旱来临前,已完成其生育期。 15、(小麦)免旱性 在受旱时,借强大的根系和输导系统或叶片结构特点以及叶片各种功能减少水分蒸发,以保持地上部分较高的水势,免受旱害。 16、(小麦)高光效育种 以提高光合效率为主的遗传改良 17、(小麦)冻害 指零下低温所造成的伤害和死亡,主要发生在小麦越冬期和返青期,也包括拔节前后的霜害 18、(小麦)寒害 冷害是0C以上,不能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要求的低温对小麦的危害。 19、(小麦)异附加系 在小麦原有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或一对外来染色体的系称异附加系 20、(小麦)异代换系 异种的一条或一对染色体取代小麦中相应的染色体所得的家系称异代换系 二、填空题 1、我国小麦与国外小麦相比,具有如下比较突出的特点: 早熟性 、 多花多粒性 、 特殊抗逆性 。 2、在小麦矮秆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 赤小麦 和 达摩小麦 。 3、在小麦矮化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其具有矮秆基因 Rht8 、 Rht9 ;另外一个是 达摩小麦 ,其具有矮秆基因 Rht1 、 Rht2 ,其引入美国后作为杂交亲本育成创世界高产记录的品种 Gaines 。 4、在生产上,所应用的小麦类型有三类,最广泛的是采用 家系品种 ; 在一些国家近年开始推广,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多系品种 仅在少数国家种植。 5、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有 单位面积穗数 、 穗粒数 和 粒重 构成,所谓产量构成三要素。 6、根据小麦具体品种的穗部形态和单位面积穗数的多少,我国北方冬麦区一般将小麦划分为 多穗型 、 大穗型 、 中间型 。 7、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决定于其构成因素 穗数 、 每穗粒数 和 粒重 的协调发展。 8、.一般而言,我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逐渐 减少 ,南方多为大穗型品种,北方多为 多穗型 品种。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穗数的遗传力 最低 。 9、小麦每穗粒数是由 每穗小穗数 和 每小穗粒数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