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详解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玻璃火罐,保证罐口光滑无破损,罐体无裂纹。破损者应及时更换,以免损伤皮肤。 2、拔罐时宜选择肌肉丰厚部位,且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情况时,火罐易于脱落而需注意;环境要干净卫生,拔罐后需盖好衣被以避风寒。 3、应用闪火法拔罐时,棉球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下滴烧伤皮肤。火力大小适中,左右手配合默契,动作迅速,手法娴熟,所拔力量适度。力量过大患者难以耐受,过小则影响疗效。 4、不同患者因年龄、皮肤状况的不同所适宜的留罐时间亦有差异。一般儿童留罐7-10分钟,成人可适当延长留罐时间,但一般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一般留罐时间愈长,疗效相对愈好。但必须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视情而定。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5、应用针罐疗法时,需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至深处,造成损伤,对胸背部腧穴均应慎用此法;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小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需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在使用多罐疗法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且因火罐互相排挤,亦易于脱落;在应用走罐疗法时,应尽量避免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6、起罐时手法要轻,可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适度按压,使空气进入罐中火罐自然脱落,不可硬拉或旋动。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7、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以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拔罐力量过大或留罐时间太长皮肤可出现水泡。米粒大小者无须处理,注意勿擦破皮肤即可,水泡较大时,可以消毒针具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外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8、拔罐和留罐中药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罐内的情况,若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应立即去罐,一般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可让患者平卧,保暖并饮热水或糖水,还可揉内关、合谷、太阳、足三里等穴。 感冒 风寒感冒 主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头痛,体痛,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 治疗原则:疏凤.解表,散寒。 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风池,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揉一窝蜂,揉外劳宫,推三关,清天河水。 感冒 风热感冒 主要症状: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咽痛,鼻塞济浊涕,口渴,面赤辱红,舌红苦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疗原则:清热解表。 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清肺平肝,清天河水,退六腑。 腹泻 (一)伤食泻 主要症状:腹泻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伴纳呆,口臭,腹痛,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处方:揉中脘,摩腹,揉天枢,运内八卦,清大肠,揉板门。 腹泻 寒湿泻 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苔白腻或薄白,脉濡,指纹色红。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清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腹泻 湿热泻: 主要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伴身热,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指纹色紫。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处方: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下推七节骨,揉龟尾。 呼吸道保健推拿法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气不足,卫外功能不固,加之寒暖不能自调,易受外邪侵袭致呼吸道感染,平素采用如下推拿方法,可收到较好的防病、保健效果。 取穴与手法 1、揉一窝风2min,清肺2min,掐合谷1min,揉双风池2min。 2、揉人中30次,揉风府20次,摩擦风池20次或皮肤发热为止。 脾胃保健推拿法 小儿脾胃本虚,加之饮食不节,往往食积内生,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轻者纳呆,不欲求食,重者营养不良,形体消瘦,给父母造成很大的思想负担,因此,平素经常采用推拿疗法,健脾和胃消食,以保护胃气,使脾胃功能强健,食欲旺盛,达到小儿健康生长发育之目的。 脾胃保健推拿法 常用穴位与手法 1、推补脾3min,推清胃3min, 推清大肠2min ,顺运八卦2min 2、揉足三里2 min,推揉上、中、下脘5min, 揉神阙2min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 中医理论指导下,选 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 些药物,通过腧穴刺 激疗法和药物外治法 的共同作用,起到祛邪 扶正、防病治病的一种 疗法。 穴位贴敷 本项技术既可统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从针灸学角度看它属于灸法的延伸。药物组方多采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的药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