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维生素A缺乏的判断标准 (1)血清视黄醇含量 成人1.05~3.15μmol/L。0.70 μmol/L表示不足,低于0.35 μmol/L表示缺乏。儿童应大于1.05 μmol/L ,0.7~1.02 μmol/L为边缘缺乏,小于0.7 μmol/L为缺乏。 (2)暗适应能力测定 (3)生理盲点 正常人生理盲点面积约为1.8cm2,若维生素A缺乏,生理盲点会扩大。 (4)眼结膜印迹细胞学法 (5)儿童还会出现皮肤干燥粗糙,常发生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的 工作程序p108 程序1 通过询问,获得相关信息 程序2 进行相关体格检查 程序3 询问病史获得相关信息 程序4 膳食调整建议 表2-10 维生素A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 营养评价 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 个人史 吸收不良 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 服用影响维生素A吸收的药物或食物 体检结果 夜盲症,毕托氏斑,滤泡角化过度 干眼症 上皮干燥、增生、毛囊角化过度 发育不良、毛发干燥、易脱落 食物/营养史 报告或观察 长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不足 喂养不当 脂肪摄入不足 节食和/或限制食物类别、偏食 食物选择不当和/或不良的膳食行为 生化数据,临床检验 维生素A;血清视黄醇0.70 μmol/L 学习单元4 骨软化病(维生素D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维生素D是钙平衡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 直接或间接参与骨内进行的所有过程:骨细胞的增生、分化,骨基质的形成、成熟和钙化,骨质的重吸收等。 缺乏症主要发生在气温偏低、日照不足的地区,以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来源的人群中多见。 特别是婴幼儿、孕妇、乳母和老年人。 1、骨软化病的症状和体征 发生于成年人,多见于寒冷贫困地区的妊娠多产妇女及体弱多病的老人。 常见症状:骨痛、肌无力和骨压痛 患病的孕妇、乳母和老人主要表现为骨骼软化、变形,易折断,严重时发生骨骼脱钙,骨质疏松,有自发性、多发性骨折。 2、骨软化病的判断标准 骨质软化、骨样组织增生、骨骼变形 病因多为维生素D和钙、磷缺乏,早期表现腰酸腿痛、行动不便、骨骼压痛,偶有抽搐或麻木,骨质疏松、骨骼变形,可出现骨折或假性骨折等 营养因素引起者可通过改善饮食,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增加室外活动来治疗。 工作程序 程序1 了解基本情况 程序2 进行相关体格检查 程序3 询问病史获得相关信息 程序4 考虑分析要点 表2-11 维生素D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 营养评价 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 个人史 吸收不良 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 服用影响维生素D和钙吸收的药物或食物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折次数 日光照射不足 生育次数 人体测量 身高是否有变化 体检结果 手足痉挛症、抽搐、惊厥 肌无力 X线检查改变 食物/营养史 报告或观察 长期富含维生素D或钙的食物摄入不足 食物选择不当和/或不良的膳食行为 生化数据,临床检验 低血钙、低血磷、维生素D:25-(OH)D320 nmol/mL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 学习单元5 儿童佝偻病的判断与评价 小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18世纪在英国发现小儿因少见太阳,出现前囟门闭合晚、出牙晚、走路晚、颅骨软、行走时两腿弯曲等骨骼变形症状,并发现只需要用日光照射即可治愈。 常见于3岁以内的小儿,1岁以内最多见。 户外活动少,尤其是冬季不能坚持户外活动的婴幼儿,发病率比户外活动多者高七八倍。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 工作程序 程序1 24h尿液的收集 在收集容器上贴上标签,写上被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 要求被检者清晨8时排空小便但不收集,收集此后至第二天清晨8时的所有尿液,包括排大便时排出的尿液。 盛装尿液的容器需放置于温度4℃的冰箱。每次收集的尿液及时倒进盛装的容器。 收集完后,测量总体积,并将尿液混匀。 取出约60mL于棕色瓶内并在送检单上写明总尿量,从速送检。 程序2 尿液的保存 冷藏:及时将尿液保存在温度4℃的冰箱。 加防腐剂:每升尿中加入5mL福尔马林,或5~10mL甲苯,或10mL浓盐酸,或0.5~1g麝香草酚(根据检验目的只加入一种即可),混匀后室温保存或放入冰箱中冷藏。 注意事项 收集容器要求清洁、干燥、一次性使用,口较大便于收集;无化学干扰物质混入;容器上有明显标记。 留有足够的标本,任意一次尿标本至少留取12mL,其余项目最好超过50mL,容器应够大,加盖,必要时加防腐剂,置于阴凉避光处。 如需进行尿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液。 要想获得准确的资料,必须掌握正确的收集方法,及时送检。 尿标本收集后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生细菌繁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等。 学习单元2 粪便的收集和保存 正常粪便主要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液、大量细菌和无机盐及水等组成。 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 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