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点点 寻找中轴线周边景观地遗产保护与社会利用的平衡点-修改版
寻找中轴线周边景观地遗产保护与社会利用的平衡点
——以天坛外坛活动场地规划设计为例
徐点点
一、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位于北京中轴线附近的著名景观地开始扮演着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角色。据2010年数据显示,即使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天坛、中山公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健身活动的市民约占到总游客数量的一半。2010年举办的“皇家园林与城市发展论坛”也将皇家园林中市民休闲娱乐活动与游客观光游览活动相互交叠、互相干扰的问题列入重要议题。协调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需求的关系逐渐成为位于北京中轴线附近著名景观地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此以天坛为例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平衡遗产保护、游客游览活动与市民休闲活动的方法,并建立可操性较强的活动场地规划设计导则,缓解现有矛盾。
天坛总面积约273公顷,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坛庙建筑群。其“天圆地方”两重坛墙的格局形成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内坛”即指内坛墙所包围区域,“外坛”即指外坛墙与内坛墙之间的区域。现在天坛已经融入北京市民日常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客厅”。
由于坛内活动场地有限,市民活动已经大大影响游客游览活动及遗产核心价值阐释。根据《天坛总体规划(2010~2025)》中对于市民活动合理引导等相关要求,大型团体活动应避开核心氛围保护区域设置。加之天坛外坛被占区域逐渐回收,市民活动外迁势在必行。
二、问题分析及研究重点
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及相应设计及建造标准,管理者在对坛域内部场地改造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耗时耗力建设的场地但是使用率不高的情况。综合分析起来主要有下表几种常见问题(图1)。
表1 天坛现有活动场地问题归纳
现状问题类型 问题表现 影响 形状 多为中心对称图形,尤以圆形居多 场地形状与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平面形状相似,对天坛历史格局产生影响 面积 普遍较大,最大超过2000平方米 超过现有活动团体实际使用面积,场地尺度已对天坛整体格局产生影响 铺装 以灰白色水泥砖为主 与丹陛桥颜色接近,使游客对遗产的核心价值载体识别造成困惑,对天坛整体空间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不能满足市民活动、场地透水性及建设可逆性等相关需求 植被及组合形式 植被选取与空间组合不符合活动类型需求 不能满足现有活动对场地的需求 “最怡人的环境是最适宜于其目的和环境的空间”(约翰·O·西蒙兹,2000)。本文的研究重点即为在不损害天坛遗产价值并为游客提供较佳游览氛围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活动类型特点为市民提供适宜的活动场地,并为天坛管理者提供动态化场地设计导则。
三、活动场地规划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遗产地特殊身份与空间形态及植被景观特色对其内部现有活动分布产生较大影响。一切活动场地规划、设计、建造、改造活动都应以更好的满足遗产保护及遗产价值阐释为评判标准进行。
(一)遗产阐释与氛围控制
1.为遗产物质载体预留保护与展示空间
外坛神乐署部分区域、牺牲所、崇雩坛、牌楼、下马石等多处遗址区应明确界分,并结合遗址环境氛围设置适宜的活动场地。
2.氛围控制
按照上层规划划定的氛围控制区安排市民活动,降低市民活动对游客在游览前导空间感受祭天氛围的影响。同时为满足部分表演类活动的自我展示需求,适当在游客游览游线末端设置一些适合此类活动的场地,满足部分市民活动的被观赏需求及部分游客对于天坛市民活动的观赏需求。
(二)植被保护与植被空间修复
植被是祭天氛围的主要营造者,是遗产价值阐释的重要物质载体。在进行场地设置时,综合考虑天坛既有植被空间的保护性使用需求,具重要意义。
1.古树保护
古树是天坛祭祀坛庙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郊野祭天”“内坛仪树,外坛海树”的佐证。它们与祈年殿、斋宫、圜丘坛一样应被妥善保护。但由于保护管理不善,天坛挂牌古树从1935年的5798株锐减至3562株。在进行场地规划时,应疏解坛内古树保护区附近市民活动,为古树提供满足其生长需求的物理环境。
2.植被人为干扰程度
在需要增设场地时,优先考虑植被人为干扰程度较低的区域进行设置,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
3.植被生长物理条件互斥区域
坛内常绿乔木较不耐水湿,与需要大面积灌溉的冷季型草皮所需物理环境互斥。应适当更换地被植物并结合活动场地进行设置。
4.三南外坛现有植被利用
三南外坛外迁后,将经历漫长的植被恢复过程,而植物空间优劣直接影响到市民活动场地的选择。在进行场地规划设计时,依托三南外坛现有植被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场地布置,为市民提供过渡性活动场地。
除此之外应考虑远期规划中道路及内、外坛墙出入口位置、规划预留的管理用房用地及相关辅助用地位置、规划市政基础设施所在区域等相关因素。
综合以上因素,对天坛规划范围内活动场地设置适宜性进行评价。
四、活动场地使用人群基本属性及现有活动场地研究
(一)人群基本属性研究及常见市民活动类型化研究
1.基本属性概述
天坛内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