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化学与天文学
现代化学与现代天文学 一、现代化学实验 一 实验内容以结构测定和化学合成实验为主 1.结构测定实验 结构测定实验源于人们对阴极放电现象微观本质的探讨。早在1836年,法拉第就曾研究过低压气体中的放电现象。1869年,德国化学家希托夫(J.W.Hittorf,1824—1914)发现真空放电于阴极,并以直线传播。1876年,戈尔茨坦(E.Coldstein,1850—1930)将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1878年,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Sir W.Crookes,1832—1919)发现阴极射线能推动小风车,被磁场推斥或牵引,是带电的粒子流。1897年,克鲁克斯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生(J.J.Thomson,1856—1940)对阴极射线作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测定了阴极射线中粒子的荷质比。这种比原子还小的粒子被命名为“电子”。 电子的发现,动摇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化学观。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ouml;nt-gen,1845—1923)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射线。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A.H.Becquerel,1852—1908)发现了“铀射线”。次年,法国著名化学家玛丽·居里(M.Curie,1867—1934)又发现了钍也能产生射线,于是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具有这种性质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居里夫妇经过极其艰苦的努力,于1898年先后发现了具有更强放射性的新元素钋和镭。随后,又花费了几年时间,从两吨铀的废矿渣中分离出0.1克光谱纯的氯化镭,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镭曾被称为“伟大的革命家”,克鲁克斯尖锐地评论说:“十分之几克的镭就破坏了化学中的原子论”。可见这一成果意义的重大。为此,居里夫人获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01年卢瑟福和英国年青的化学家索迪(F.Soddy,1877—1956)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实验研究,发现镭和钍等放射性元素都具有蜕变现象。据此,他们提出了著名的元素蜕变假说,认为放射性的产生是由于一种元素蜕变成另一种元素所引起的。这一成果具有革命意义,打破了“元素不能变”的传统化学观。卢瑟福也因此荣获19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898年,J.J.汤姆生的学生E.卢瑟福(F.Rutherford,1871—1937)发现铀和铀的化合物发出的射线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α射线,一种是β射线;2年后,法国化学家维拉尔(P.Villard,1860—1934)又发现了第三种射线γ射线。 电子、放射性和元素蜕变理论奠定了化学结构测定实验的理论基础。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埃(M.von Laue,1879—1960)发现X射线通过硫酸铜、硫化锌、铜、氯化钠、铁和萤石等晶体时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这一发现提供了一种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对无机物和有机物结构进行测定的重要实验方法,即X射线衍射法。 无机物的结构测定的真正开始是X射线衍射线发现以后。在此之前,象氯化钠这样简单的离子化合物的结构问题,对化学家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但运用这种方法之后,化学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其结构是如此简单。20世纪20—30年代,人们运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测定了数以百计的无机盐、金属配合物和一系列硅酸盐的晶体结构。 有机物的晶体结构测定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此期间,人们测定了六次甲基四胺、简单的聚苯环系、己链烃、尿素、一些甾族化合物、镍钛菁、纤维素以及一系列天然高分子和人工聚合物的结构。 40—50年代,有机物晶体结构分析工作更加蓬勃发展,最突出的是1949年青霉素晶体结构、1952年二茂铁(金属有机化合物)结构和1957年维生素B12结构的测定。 另外,人们应用X射线衍射法还对一系列复杂蛋白质的结构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为分子生物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2.化学合成实验 化学合成实验是现代化学实验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随着现代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方法的飞速发展,人们创造了很多过去根本无法创设的实验条件,合成了大量结构复杂的化学物质。 制备硼的氢化物,一直是久未攻克的化学难题。1912年,德国化学家斯托克(A.Stock,1876—1946)对硼烷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发明了一种专门的真空设备,采取低温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硼的氢化物(从B2H6到B10H14),并研究了它们的分子量和化学性质。 1940年,斯托克的学生E.威伯格用氨与硼烷作用制成了结构与苯相似的“无机苯”B3N3H6。1962年,英国化学家巴特利特(N.Bartlett,1932—)合成了第一种稀有气体化合物六氟铂酸氙,打破了统治化学达80年之久的稀有气体“不能参加化学反应”的传统化学观,开辟了新的化学合成领域。 有机合成在本世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合成了许多高分子化合物,如酚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玉门地区沙尘暴气候特征.doc
- 王中明 化学平衡常数定稿.ppt
- 王中考复习第三章.ppt
- 王健军_最终定稿中考总复习之物质的物理属性.ppt
- 王健安-标准H∞控制问题0.ppt
- 王健平《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ppt
- 王同:终端掌控-中华讲师网.ppt
- 王兴红毕业论文PPT.ppt
- 王子大酒店节能报告.docx
- 王崧舟望月教学实录.docx
- GB/T 32151.38-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38 部分:水泥制品生产企业.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2151.38-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38 部分:水泥制品生产企业.pdf
-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48-2024内燃机 铝活塞.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148-2024内燃机 铝活塞.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