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燥动力学知识2详解
14.3 干燥速率与干燥过程计算
14.3.1 物料在定态空气条件下的干燥速率
定态空气条件
──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以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
──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
湿基含水量w
干基含水量Xt
物料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 生产中以w表示,工程计算中用X更方便
干燥速率定义与影响因素分析
定义:
kg水/m2.h
W──汽化水量,kg/h Gc──绝干物料量,kg干料/h
A──物料干燥表面积,m2 τ──干燥时间,h(或s)
差分近似
NA影响因素:
① 物料水分结构(内部条件)
② 空气状态(外部条件)
空气状态(t,H)
t↑,H↓
(由于(t-tW)↑,(HW-H)↑)
── NA ↑
③ 空气气速(流体力学条件)
u气↑──α↑,kH↑── NA ↑
(过程实质──传质、传热)
④ 物料形状(物料表面A大小)
物料干燥表面↑── NA ↑
(切片、颗粒状物料等)
⑤ 物料与气流接触方式
气流掠过、穿过物料表面,颗粒料悬浮于气流中等
⑥ 设备结构
一、动力学实验
干燥速率曲线(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装置
kg水/m2.h
干燥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
用实验数据经处理直接标绘出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过程分析
预热段(A→B)
t θ1─θ↑→θ=tw
? 预热段很小,计算中可以忽略
恒速段(B→C)
物料表面湿润
料内水分向表面扩散量≥表面汽化水量
──空气传给物料之显热=水分汽化之潜热
──表面汽化控制
特点:(1)除去的是非结合水,与汽化纯水情况相同;
(2)物料温度恒定为tw;(3) 内部水分向表面传递速率汽化速率相等;
(4)NA与物料含水量X无关,取决于空气状态,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空气传给物料之热量
用于汽化表面水
用于使物料温度升高 tw→θ2
─→NA急剧下降(汽化面↓,A不变,汽化量↓)
(第一降速段)
──干区逐渐扩大─→完全干枯──U进一步降低至D点
──直到X→X2
──内部迁移速率控制
降速段(C→D→E)
物料表面出现干区
料内水分向表面扩散量表面汽化水量
(1)降速原因:汽化表面减小;汽化面内移;
平衡蒸汽压下降;内部水分扩散极慢
(2)物料内部水分向表面传递的速率小于水分汽化速率;
(3)物料表面出现干区,不被完全湿润,温度上升;
(4)除去物料中的结合水与部分非结合水分;
(5)干燥速率取决于物料本身结构及尺寸,与空气状
态无关,称为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降速段特点:
临界含水量
影响因素:
物料本身的性质及空气状态
恒速段干燥速率NA,NA↑,XC↑;
无孔吸水性物料的XC值比多孔性物料为大;
料层厚度越大,XC值越高;
物料分散越细, XC值越小
临界自由含水量XC
临界干燥速率
Xc ↑──进入降速段早
干燥时间↑
── Xc对强化干燥过程有重要意义
干燥速率曲线
14.3.2 间歇干燥过程的计算
14.3.2.1 恒速阶段的干燥时间τ1
恒定干燥条件:t、H、u、接触方式──大量空气干燥少量
物料的情况。
? 在不同干燥阶段,U=f(X)不同,应分段计算。
NA=NAc=const,X1─→Xc
Q=αA(t-tw)
N=kH(Hw-H)A
物料表面温度tw ;Hw为tw下的空气饱和湿度,
①由干燥速率曲线查出
②用解析法求出
NA的求取:
对于静止的物料层,当空气平行流过物料表面时:
对于静止的物料层,当空气垂直流过物料表面时:
球形颗粒悬浮于气流中
α的经验式
14.3.2.2 降速阶段的干燥时间τ2
总干燥时间
例14-4
14.3.3 连续干燥过程的一般特性
↓
↑
物料衡算
以1s为基准,以干燥器为控制体
GcX1 +VH1 = GcX2 + VH2
W=Gc(X1 -X2)=V(H2-H1)
水分蒸 发量
14.3.4 连续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Gc=G1(1 - w1)=G2(1 - w2)
绝干物料量
空气消耗量V
单位:kg绝干气/s
H1=H0,故有:
湿空气消耗量:
V0=V(1+H0)
单位:kg新鲜空气/s
V′=VvH
选风机参数
单位:m3/s
单位空气消耗量
湿空气体积:
热量衡算
预热器热量衡算
进入预热器的热量:Q+VI0
离开预热器的热量:VI1
VI0+Q=VI1
Q=V(I1-I0)
干燥器热量衡算
进入干燥器的热量:
离开干燥器的热量:
VI1+GI1 ′ + Q补=VI2+GI2 ′ + Q损
VI1 — 空气带入
GcI1 ′ — 物料带入
Q补— 补充加入
VI2 — 空气带出
GcI2′— 物料带出
Q损 — 干燥器热损失
湿物料焓I′的计算
理想干燥过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