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术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菇栽培技术详解

平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 平菇基本知识 一、平菇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1.平菇的营养价值 平菇味道鲜美,质地柔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平菇含有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与肉蛋类食品相媲美。特别是粮食和豆类中通常缺乏赖氨酸、甲硫胺酸等,但在平菇中含量丰富。 2.平菇的药用价值 平菇药用价值很高。据元代《日用本草》记载,平菇有益气、杀虫作用。平菇热水提取物对肿瘤抑制率达70%左右。平菇子实体还含有微量牛磺酸,牛磺酸是胆汁酸的成份,对脂类物质消化吸收和溶解胆固醇有重要作用,可以舒筋活络。临床上已制成舒筋散,用于治疗腰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并对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和胆结石等也有一定疗效,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与肥胖症患者的保健食品。 二、平菇栽培历史和现状 二十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开始用锯木屑栽培平菇获得成功。1964年在日本东京市场上,平菇全年上市量只有19吨,到1971年却猛增到733吨。世界各国平菇栽培都有很大发展,年鲜菇总产量由1975年1.2万吨上升到1986年16.9万吨。到1991年达到91.7万吨。总产量由第四位跃居到第二位。欧洲地区主要生产国为匈牙利、意大利和德国,生产品种以糙皮侧耳、佛罗里达侧耳为主。欧洲平菇生产具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但单产水平不高,属于高成本生产。如德国用箱栽法生产平菇,每千克生产成本5德国马克,波兰每千克生产成本约2德国马克。日本平菇生产开始于1974年,是日本食用菌中重要栽培品种,生产品种以糙皮侧耳为主,白黄侧耳也是日本传统品种。日本平菇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转向大型空调栽培,逐步实现了工业化与产业化。生产容器为1000毫升聚丙烯塑料瓶。瓶栽有如下好处是用料少,操作方便,无菌作业能机械化,能将杂菌控制到最小范围。韩国、印度、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平菇栽培历史短,发展速度快。泰国和韩国平菇生产具有代表性。这些国家平菇生产均属低成本。我国木屑栽培平菇起步于1940年前后,但真正作为商品生产则开始于1970年。1972年河南省刘纯业用棉籽皮栽培平菇成功后,河南、河北、湖北等省开始了大面积生产。1980年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先生把凤尾菇菌种送给中科院微生物所,同年福建农科院刘中柱、中国社会科学院费孝通出访澳大利亚时又从悉尼大学引进凤尾菇菌种,在福建、江苏栽培试验。此后,在我国形成了南用稻草、北用棉籽皮种植平菇的新局面。1995年我国平菇总产量已达50万吨。国内平菇栽培崛起于华中地区,并逐渐推广到全国,是国内推广普及程度最高的品种。主要产区仍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等省,约占全国平菇总产量的70%以上,江苏省起步较晚,但乎菇产量居全国之首。平菇能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进行栽培,每年可生产2~3个周期,每个周期约120~150天,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20%。 三、平菇生物学特性 平菇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目前各地广为栽培的平菇为糙皮侧耳,其学名为 Pleurotus ostreatus(Jacq.ex Fr.)Kummer。(一)形态和生活史 平菇和其他菇类一样也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菌丝体为白色,多细胞,具分枝和横隔的丝状体,呈绒毛状。子实体分菌盖和菌柄两部分。菌盖为贝壳状或扇状,常呈覆瓦状丛生在一起,直径4~12厘米,甚至更大;幼时暗灰色,后变浅灰色或褐黄色,老时黄色;菌肉白色,肥厚柔软;菌盖下面着生有许多长短不一的菌褶,白色,质脆易断,是产生孢子的场所。菌柄侧生或偏生,长3~5厘米,粗1~4厘米,白色,中实,上粗下细,基部常有白色绒毛覆盖,各菇体基部常互相连接一起。孢子光滑、无色,圆柱形或椭圆形,大小为7.5~10 X 3.5微米。成熟的孢子弹射在一起形成一层白色的粉末。平菇的孢子也是四极性的。 平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菌丝体在培养基中得到了足够的营养物质和外界适当的温、湿度,适宜的光照和新鲜的空气等条件后,便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开始在培养基表面形成一堆堆小米粒状的子实体原基,形如桑堪,称为桑堪期。子实体原基经3~5天后,逐渐发育成为珊瑚状的菌蕾群,称为珊瑚期。小菌蕾逐渐伸长,并向中间膨大,成为原始菌柄。原始菌柄逐渐加粗的同时顶端长出一枚灰黑色小球体,即为原始菌盖,这时进入成形期。只有少数的菌蕾能发育成子实体,其余均萎缩。在15~16,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桑椹期只需一天就可进入珊瑚期。条件适宜,进入成形期也只需一天。再经七天左右就可发育为成熟的子实体。成熟的子实体弹射出大量的孢子,就家一团团轻烟在平菇周围飘散。当这些孢子散落到适宜的环境,又会萌发成白色的菌丝体,经一段时间的生长;逐渐发育成新的子实体和产生新的孢子。 综上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