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容桂青少年的烦恼情况调查与分析》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调查组员:林晓珍(组长)、黎海琪、简汉峰、朱嘉贤、许豪、胡晔敦
组长:林晓珍
指导老师:张岚
一、背景说明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生理以及心理更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使青少年们高兴也会使他们忧愁,但随之而来的也是种种的烦恼。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青少年在青春期会感到有特别多的烦恼,而这些烦恼轻则影响心情,重则影响健康,为了深入了解并研究青少年烦恼的原因以及影响,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
二、课题目的及意义
(1)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烦恼的来源以及原因。
(2)分析并比较处于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的烦恼的不同特点以及共同之处。
(3)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青少年烦恼对他们造成的影响。
(4)通过研究得出青少年的烦恼并想出解决办法,帮青少年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5)通过归纳、比较、总结青少年烦恼的来源、成因、以及影响,培养小组成员归纳特征、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过程
1、充分准备,制定计划
在确定好研究课题后,我们首先先对研究过程做好计划,因为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制定好计划尤为重要,但我们也会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进行变更,不死板拘泥。接着,我们还估计了研究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并做好准备去应对以及解决。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我们确定了课题的基本研究思路,确定了我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所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好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关键。
2、查阅资料
我们通过两种途径查阅资料,一是上网查阅,二是去图书馆查阅,通过两种途径,能更加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
3、实地调查并发放问卷
搜集了大量资料后,结合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并准备通过两种途径进行问卷调查。
(1)第一种是主要途径,进行网上调查:把问卷放到网上,然后每个组员都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如QQ、微信、微博等进行宣传,让更多的生活在容桂当地的同学能参与问卷调查,以便能更加准确地分析关于青少年烦恼的相关问题。
(2)第二种次要途径,进行实地调查:在节假日我们通过在天佑城、文塔公园、以及宏骏广场等青少年经常出入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以及访问,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有用资料。
4、整理、分析并总结
辛苦收集完大量有关的资料,回收问卷后,我们进行了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并开始着手研究报告的成文的撰写。
5、成文过程中的认真讨论以及反复修改
四、课题研究方法及分工
活动安排
活动分工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进度安排)
研究方法
1
林晓珍
制定计划
2.1-2.2
/
2
许豪
到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
2.3-2.5
文献研究法
3
林晓珍
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关资料
2.3-2.5
文献研究法
4
许豪、黎海琪
设计问卷
2.5-2.9
调查研究法
5
全组成员
实地调查,发放问卷
2.10-2.18
调查研究法
6
朱嘉贤、胡晔敦、简汉峰
分析问卷相关数据
2.22-2.26
调查研究法
7
林晓珍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23-2.27
/
五、课题成果
(一)什么是烦恼,有什么后果
烦恼,指令人不顺心或不畅快的人或事。烦恼是因为有些事没办法解决,又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心烦意乱心事重重就会生出烦恼。有时自己一人解决不了的事情,又须要别人帮助时也会烦恼,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也会烦恼。而我们研究的对象——青少年,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生理以及心理更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所以难免会遇到烦恼,而往往他们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正确地处理这些烦恼,造成心情低落、压力大、焦虑心理,更有甚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青少年的烦恼的案例
1、深圳市疾控中心曾在2008年公布过一份《深圳市青少年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12.1%的受试学生表示曾考虑过自杀,2.2%的学生曾采取措施试图自杀。
2、在社会上,2006年10月10日的《青年报》公布了上海市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在上海市8个区2500多名中小学生中,竟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自杀未遂者达到1.71%,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其中曾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人数也达到15.23%。我们绝大多数的父母对此一无所知!在2014年5月10日光明网报道,每年有超过28万中国人自杀,15~34岁的人的第一死因就是自杀。
启示: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等问题,青少年无法正确地面对烦恼而采取如此激烈的行为,家长却对此一无所知,即使知道却也一筹莫展,不知孩子有什么烦心事,如何能替孩子们解决,这诸如此类的问题让我们痛心,但更值得我们去反思啊!
(三)容桂青少年的烦恼情况调查与分析
烦恼的枷锁———青少年的烦恼情况问卷调查
烦恼的枷锁———青少年的烦恼情况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宜刚烘炉方案-宁德漳湾..doc VIP
- 2024年时政热点-2025年高考政治复习.pdf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试题.doc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古诗背诵大全.docx VIP
- 2025年医用红外热像仪项目评估报告.docx
- 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件-(共36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pptx
- 2025年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单招英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pdf VIP
- AVEVA Everything3D结构建模教程E3D.pdf
- 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5篇范文).docx VIP
文档评论(0)